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姜永腾通讯员翟磊冯冰瑜)“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春刚过,鹿泉区*泉乡谷家峪村的谷振林就在自家的大棚里忙活起来,仔细查看大棚里温度是否适宜,香椿的长势如何。
红芽香椿是谷家峪的主要品种,它的特点是芽壮枝嫩、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一般来说谷雨前后是吃香椿的最佳时节,想要吃上新鲜的香椿需要等一段时间。野生香椿由于量少、采摘难、供应期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让香椿早点上市,谷家峪香椿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谷振林从去年11月底开始尝试在大棚里种植香椿,按照每亩6万株的密度、温度10℃-20℃的标准,待香椿苗自然休眠期过后便开始种植大棚香椿。
“大棚香椿第一茬是进棚以后45天,也就是到农历腊月中旬开始头茬采摘;到正月十五左右第二茬开始采摘;第三茬在三月中旬采摘;四月初露天香椿成熟。”谷振林说,“整体来看,从12月份到次年5月底,鲜香椿是不断的。”
除了控制大棚温湿度外,如何让香椿保持更好的口感尤为重要,谷振林每天傍晚给大棚保暖、早上掀开保温被让香椿受到充足的日照,保证了红芽香椿光鲜的色泽。
谷振林说,他试验种植了二分多地,保守估计前三茬产量可以达到斤,量产后亩产预计可达斤以上,目前新鲜香椿的市场价格是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采摘。
一位市民说:“谷家峪的香椿比较有名,第一次听说有大棚种植,想尝试一下。”
“现在已经掌握了大棚香椿种植技术,并且有市场,效益可观,可以进行规模化的发展,让村里老百姓都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谷振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