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散文荟张振山悠然见西山
TUhjnbcbe - 2023/2/3 23:35:00
青少年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91120/7625544.html

悠然见西山

张振山

秋日的早晨,在洒水车悦耳的音乐中,偶然抬头,西山褶皱槎丫,纹理毕现,恍惚移山过境,近在眼前,竟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意。于是生发感慨,空气质量的确改善了!从孩提记事起的那个灰蒙蒙的太行山不见了。而那个久久萦怀不去的疑惑也渐渐明朗——明清时期栾城知县的诗词唱和,经常提到鹿泉境内的西山。10年前我做《栾城历代诗注》时,对知县们牵强附会、矫情爆棚不以为然。因为栾城之去西山有50公里,以现在人的视力看,晴时眺望也仅能看到凹凸起伏的灰色轮廓,即便在他们习惯巡视的古栾八景之一“洨堤柳莺”的洨河(距西山30公里),视力强的估计勉强看清山之“褶皱”。要写“朦胧”诗还说得过去。而古人诗词里,感觉山在眼前,寄怀抒情,拈手即来。如明万历年知县周复元“太行雨过岚烟紫,滹沱秋深海气沉”句,清道光年知县桂超万《栾城官舍记事》“龙岗望西山,似我九华秀。玉笋插青云,槎丫角星宿。其中起伏多,龙蛇挟之走。缥缈烟云空,玲珑洞天透。”“西山万笏拱神京”句,明嘉靖年进士给事中、乡人李冲奎饮酒栾武台“流杯倾树绿,移席见山青”句等,有近观有远眺。诗固然可以修辞夸张,但窃以为知县们沿袭写诗的套路,“为赋新诗强”写“山”。好比一些国画家,渠家居平原,偏偏总画山,无山不成画,无山不成诗?抑或古人视力好于今人?非也!

答案是唯一的,空气质量好,不光没有PM2.5,应该是天天一级优。有尘土也不过是陌上车尘,逐车马而逝。再者视野开阔,你看“野阔舒凡眼”“平芜雨过浮烟绿”“一行柳浪夕阳西”,一去二三里,乡村四五家,远眺一览无余,天际平展,一幅农耕社会近乎原生态的画面。如此,在城东柴武台能看到滹沱河,绝非虚夸。

余生也晚,自记事起,洨河西岸,窦妪辖区,早年闻听大跃进举全县之力大炼钢铁,到七十年代规划工业区,于京广铁路国道东侧一字排开,密集上马化肥厂、磷肥厂、缝纫机配件厂、水泥厂、铬酸酐厂,烟囱林立,蔚为壮观,经济发展了,哪一处不冒点烟尘?哪一处不排点废气?那时估计西山脚下也无宁日,就地取材,烧灰粉石,炮烟咕咚,甚嚣尘上,封龙蒙尘,西山受创。山的概念,于年幼的我,遥远而模糊。

白云苍狗,物换星移。新时代,环保攻坚,壮士断腕,关停并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招商引资也要坚守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不二底线。洨河淌清流,蓝天浮白云,凤凰涅槃,天地为之一新,而横亘于栾城城区与西山之间,昔日的窦妪工业区已经成长为省级产业园区,成为央企荟萃的装备制造基地,倏忽间面积也比上世纪扩大了几十倍。饶便如此,举目西望,乾隆年栾城知县顾之麟笔下的“三分春色余新绿,百里秋毫数远峦”,明嘉靖监察御史乡人陈九德的“泽染蒿云苍叆叆,风行洨水碧涓涓”的景色,依然在现,西山也更加妖娆,只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朋友,如果不信,你也可以站在栾武路或者惠源路上,不经意间回首,哦——西山就在你的眼前……

张振山,河北栾城人,英文专业。长期从事公文写作和乡土历史研究。爱好文学,以亦木、张言、章言等笔名,在市级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调研等多篇。著有《栾城史话》《栾城历代诗注》等。

小小说

张振山:王老怀

散文荟

张振山:三可湖观灯记(外二章)

小小说

张振山:金锁

散文荟

张振山:煤油灯的回忆(外一章)

亲情树

张振山:姨母

记录时光梦影,书写锦瑟流年。

红罗山书院ID:hongluoshansy

总编:姚国禄

主编:忽文静赵洪伟

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诗歌、评论。

赞赏作者七平台三,十元之内不返还。

投稿邮箱:hongluoshansy

.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荟张振山悠然见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