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壹点
原标题:泉城环保世纪行|特色民宿点亮美丽乡村小村庄闯出乡村振兴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殷婷实习生王雨昕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后,加大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民宿作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发展的重要载体。济南市南部山区通过建设特色民宿、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等走出一条特色脱贫之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旧宅变民宿这里有济南版“向往的生活”
青山绿树,庭院果香,这是记者走进泥淤泉西村最真实的感受,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济南最大的民宿村。旧宅变民宿,这里成了多数人心中济南版“向往的生活”
据泥淤泉西村村支部书记乔有河介绍,年泥淤泉西村被纳入省级贫困村,村民们集体没有收入,没有产业,光靠种地过活。近几年通过道路硬化、安装路灯、改良果树品质等措施,群众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面、户户通自来水,村庄实现亮化、绿化、美化,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都有了很大改观和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增加,在年实现整体脱贫。
赵阿姨和郑大爷曾是济南市天桥区某单位的退休职工,退休后的老两口一直渴望过上田园生活。一次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这里,感觉很满意,便搬进来成了这里的“新村民”。据赵阿姨介绍,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两年多,一年的费用是两万元。“空气好,还能自己种种菜,饿了不想自己做这里还有大食堂,生活美着呢。”赵阿姨的老伴热情的跟记者说到。
像赵阿姨一样,留在这里的“新村民”,在泥淤泉西村共有24户,在这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避开人群的拥挤,呼吸纯净的空气,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这里的村民很平和也很友善,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像这种有定点打扫卫生、搞绿化的乡村真的不多,但在这里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有清洁工在打扫。”赵阿姨的邻居周先生向记者介绍到。
近几年,泥淤泉西村抓住齐鲁样板村建设机遇,依托村东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泥淤泉,成立了济南又见炊烟生态民俗旅游有限公司,通过公司运作,租赁闲置宅基地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探索出“村民闲置宅基地入股,获得租金和分红”的民宿产业模式,走出一条以民宿旅游乡村振兴之路。
截至目前,全村共建设民宿28套,实行日租、月租和年租等不同的租赁方式,年租租金在2万-6万元不等。据村支书乔有河介绍,年该村民宿经营总收入70万元,村集体收入26万元。参观旅游人数达到近人,今年将突破人。
新居与古宅、房屋与绿树、花香与果香遥相呼应,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泥淤泉西村徐徐铺开。
一户一品打造国内乡村版的迪士尼乐园
*鹿泉村,坐落在济南市南部山区西营街道,这里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穷困村,转变成不仅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更是凭借田园综合体项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年11月,“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在济南市获批立项;12月,“*鹿泉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获得年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资格项目,该项目还入选了山东省年《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名单》和山东省年《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第一批入库名单》。
据该项目的创始人程克红介绍,*鹿泉村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占地余亩,项目包含儿童无动力游乐设施、戏水乐园、树屋、拓展训练、泉文化景点等文旅设施,建成别墅民宿2处、树屋民宿9处,改造村宅民宿11套,打造集智慧农业大棚、特色林果种植采摘、农产品加工、民俗特色旅游、精品民宿等一二三产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是国内乡村版的“迪士尼乐园”。
*鹿泉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实现了不出村打工的愿望,据了解在项目上有村民工人保持在人之间(包含贫困户21户32人左右),月收入元左右。村民回乡创业开办饭店三家、奶茶店一家,创办扶贫美食摊位18个,带动创业30人。另外其他收入包括,每亩每年元土地流转费,亩每年64万元,公司一次买断村民地上物如树木共计万元,户均10万元。村集体因项目进村每年增收31万。
“以前这里大部份村民的打工收入几乎为零。但现在在这个项目上工作的村民就有人。有大学生回乡就业,有出嫁的女儿回乡创业...大部分是从以前的外出打工状态,改变成为就近就业打工。村民有了打工收入,人均每人每月元左右,可以说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程克红说到。
下一步,田园综合体项目还将建设优品街,经营一户一品,发展引导村民创业,形成夫妻店的形式。预计将开设20家店,预计带动村民创业40人,与园区形成一条龙销售。同时还将建设食品加工厂,预计二期工程营业后,在农事体验区等项目上还将带动村民就业约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账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扫码加入民宿协会大家庭
掌握行业动态
促进民宿发展
获得民宿资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