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年1月11日0—24时,石家庄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例。39例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已公布,在确诊病例中,有一例最近到过安徽阜阳,其具体行动轨迹如下:
确诊病例14:男,37岁,藁城区增村镇南桥寨村人。
年12月26日开大货车前往安徽阜阳送货;
年1月1日返回家中;
1月2日开大货车到陕西省神木县拉煤;
1月3日开始返程;
1月5日途径行唐县时,中午到行唐县口头镇大骨馆就餐,晚间抵达辛集市天山大道玺宸热能有限公司;
1月6日中午在辛集市天山大道玺宸热能有限公司卸煤,晚17时左右返回藁城区增村镇南桥寨村家中;
1月7日转运至藁城区指定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月10日核酸检测呈阳性,当日由负压救护车医院;
1月11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01张文宏深夜发文:
年底全球大概率还不能有效控制疫情
12日凌晨,张文宏打完二针新冠疫苗后发文称,年底全球大概率还不能有效控制疫情,疫苗是必然选择。
全文:
今天接种疫苗第二针。宣传疫苗接种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全球的需求。
随着国际和国内的疫苗逐渐上市,全球协同抗疫逐渐拉开了帷幕。疫苗推进速度决定人类与新冠疫情对决的未来。
疫苗接种速度越快,就能有效控制疫情,病*变异的速度就难以跟上疾病防控的速度。若是疫情蔓延不能控制,病*变异逃避疫苗作用的风险就会增加。接种疫苗也是与病*变异在做赛跑。
我们团队和信风科技陈剑团队就世界面临的实际情况,采用基于网络关系的仿真模型对英美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模拟。每个仿真节点考虑了疫苗产能,疫苗分配*策,供应链限制,接种意愿,疫苗有效性,基本再生数等因素,试图模拟出疫情传播的关键指数Rt,降至1以下(即每个新冠感染者理论传播人数1)的预计时间。
但是目前的接种情况似乎令人遗憾,据《纽约时报》报道,截至年的最后一天,美国在发放的万支疫苗中,仅注射了万支。实际接种人数只达到了全员接种的13%左右(当然这可能包括了很多原因:天气寒冷,接种初期的犹豫等)。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预估,那么一年内的接种及获得自然免疫的人群比例在年底也只能达到30%左右,这样势必无法有效控制疫情。如果接种效率能够从13%提高到25%,那么在同时实施有效非医疗干预措施(口罩、社交距离、洗手等措施)的情况下,Rt在今年9月底大约能够降低到1以下。所以,从短期来看,应该迅速提升疫苗的接种效率,这样才能在短期内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式增长,否则今年全年将面临医疗挤兑的压力和新冠相关死亡人数的继续攀升。
帝国理工大学曾在9月份公布过当时预估的英国的Rt范围,新型突变株将让Rt增长到2.3的水平,即使目前英国人民的接种意愿在80%的情况下,大约要到今年9至11月份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出现这种场景的代价将是惨重的,在年底前约有26.9%的民众被感染。令人欣慰的是,英国从12月19日起对英国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实行了新的第四级严控防疫措施,12月28日,帝国理工大学发布疫情周报的《Short-termforecastsofCOVID-19deathsinmultiplecountries》报告中评估目前英国的Rt已经控制在1.3左右,说明英国在接种疫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非医学干预*策将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在中国,我们具有最为强大的非医学干预策略(比如河北疫情的控制将是毫无疑问地在1个月左右获得胜利),面对全球在今年年底大概率还不能有效控制的疫情压力下,如果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推广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接种,我们就能逐渐建立对新冠病*的免疫屏障,这是我们未来的必然选择。
今天不接种疫苗,明天排长队打疫苗。疫苗接种将是全球性的共同理性选择。
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