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与平民书法家对话
TUhjnbcbe - 2021/2/26 19:27:00
白癜风大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0329/4148777.html

与平民书法家对话

——拜访平民书法家宋世清

文/傅志民

平民书法家宋世清

编者按:宋世清,字清砚,号澄心阁主人,男,年1月生于河南省遂平县和兴乡刘桥村。中共*员,河北省鹿泉市退休干部,退伍*人,著名书法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首创用电烙铁在宣纸上烫字获成功,是中国用电写字第一人。荣获公安部“打豹英雄”称号;河北省公安厅记二等功一次;荣获全国诗书画家强称号;荣获全国书坛百杰称号;荣获全国年书画年度人物称号;荣获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称号;书法作品荣获国际及全国金奖、银奖、铜奖70余次;年在河南老家建立“宋家农村文化大院”,获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等;作品入编《传世宝典》、《当代文人书画精品》等20余部国家级经典辞著,获国家文联颁发的“国家一级书法师”荣誉称号。

闲暇之余,抄写了一副小楷《大悲咒》,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想找人分享和指点一下,于是想起来一个认识多年的书法家朋友——宋世清。

宋世清,在石家庄鹿泉可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近年来,他创作的作品屡屡获奖,当地人称“书法获奖专业户”。于是一个电话过去,“ok,恭候大记者大驾”!我蓦然一笑,这个宋老头,70多岁了,还是那么诙谐幽默!

宋世清住在石家庄市鹿泉区近郊的一个城中村里,下车后得步行几百米。穿过一个古老的桥洞,有一棵古槐,标签上显示有五百多年了,看着这两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古槐,感觉到了什么是沧桑。过去几十米就是一座古朴的三层小楼,门前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这就是宋世清的家了。心想,这么大的书法家,居住在这么幽静的环境中,真是有些大隐于市的感觉。

进门迎壁上是一副行草书写的《陋室铭》,古拙静谧又不失枯劲张力,马上使人对主人的格调又敬佩几分。转过头院中一颗银杏树映入眼帘,满树*灿灿的叶子覆盖了半个院落,地上一层厚厚的叶子,在太阳照射下折射出一地金*,给人一种遍地都是*金甲的感觉。正门一副隶书对联:“天宝物华抱犊寨下创三奇,地杰人灵土门关内藏九宝”横批是九宝图,凭此作品荣获“国家一级书法师”称号。

寒暄落座,茶香浓郁时,就拿出自己学写的《大悲咒》来。

《大悲咒》傅志民书

宋世清:哈哈,你也这么世俗呀?什么大师?所谓的书法大师都是别人恭维的。近年来,就没有真正的书法大师出现过。是因为近年来,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造就了一些拿起毛笔,留长头发、胡须所谓的书法大师到处挥毫泼墨,俨然像是大师风范在一片叫好和恭维中沾沾自喜。别看现在的什么书法家、书法大师满天飞,但你注意过没有,大多是抄写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罢了,你见过他们有自己创作的作品吗?

眼光落在我写的《大悲咒》上,停顿一会儿后说道:最近临帖不少吧?有点赵孟頫的味道,几个月临帖能到这种程度也相当不错了,看来是下了功夫了。小楷相对于大楷来说就更难写,方寸之间尽显笔法更是不易,建议你多看看钟繇,卫夫人、以及唐楷。至于抄写经文,钟邵京的《灵飞经》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飘逸又漂亮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还有就是敦煌莫高窟的唐人写经残卷,这些网上可以查到不少。哎,对了,既然喜欢赵体,赵孟頫的《汉汲黯传》也是很好的范本。

接下来对于练习书法上的困惑一一请教,宋世清也一一解答,顿然有种顿开茅塞的感觉,搓搓手,有些跃跃欲试,宋世清哈哈道:走,上三楼,试试感觉!

怀着兴奋与忐忑还有激动的心情,写了几幅“名人诗句”,宋世清又一一指点了一番。心里想,虽然在大师面前献丑了,但能得到大师的指点,感觉还是十分高兴和荣幸的,这次拜访值了。

重新落座后,看到书架上的陶瓷罐,我说这就是您献给抗疫英雄的作品吧!宋世清道,是的,疫情期间看到战斗在一线前沿的抗疫勇士有感而发,总觉得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就创作这幅作品,融合景德镇的陶瓷工艺,表达一下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宋世清又拿出一张稿纸说道:我的一个老朋友叫路喜柱,最近给我写了一首诗,基本上涵盖了我的一生,还有几幅作品,老朋友能有这份心,我还是很感动的。

嵖岈山下一老兵

太行公安转交通

石井乡里领路人

土地庙里立新功

解甲归田再出发

经年登顶文笔峰

三柱高香佛心在

四面八方皆春风

旅发大会献九珍

海纳百川赠英雄

妙笔生花好兄弟

松龄鹤寿宋世清

宋世清九岁侄孙宋亚哲书

我仔细的品味着这首诗,的确是基本涵盖了宋世清一生和书法成就,记得几年前,我曾对宋世清做过一个专访,写了一个2万多字专题报道《夕阳红遍染层林》,此时,面前的诗与我报道里的情节慢慢重合起来,脑子里就像电影一样演绎着宋世清的点点滴滴。

嵖岈山下一老兵宋世清于年1月出生在嵖岈山下,驻马店市遂平县刘桥村一个极其贫困的农民家庭。洪水的泛滥使这个地方的人们日子过得格外清贫,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是为了活命,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寻找出路。挥泪告别父母,当时只有13岁的宋世清带上7岁的弟弟走上背井离乡的道路。几经辗转,他和弟弟来到了江西,听说那里有个农场,场长是个德高望重的老红*,曾收留了许多河南灾民,幸运的是好心的老红*也收留了他们哥俩。

在老红*的影响下,年冬,宋世清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战士。那时的部队很苦,但也锻炼出了他顽强的性格,同时,他进步也很快,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技术能手,并很快当上班长。在以后的*旅生涯中,他入团、入*,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了起来。

宋世清在嵖岈山

太行公安转交通年,宋世清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组织上安排他到河北省获鹿县公安局工作。从技术员到治安科长,再到副局长、*委委员,他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他还连续侦破了几起大案要案,在获鹿这个不大的地方,人人都知道有个“小宋局长”。

年10月24日这天,一只金钱豹从山上窜到县城居民家中,随时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他问询后果敢地带领队友一举将害虫击毙。他的打豹壮举得到了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喝彩,可他却在战斗中负伤,落下终身的残疾。

一时间,打豹英雄宋世清的名字响彻了获鹿县城乡的千家万户,许多媒体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当时的石家庄市地委、行署致信获鹿县委、革委会,表扬和慰问宋世清等打豹英雄。石家庄地区公安处、获鹿县委、革委会联合召开大会为宋世清等庆功,并颁发奖状、证书和金质奖章。

后来,宋世清被调到交通局当了主管工程的副局长,这是他一开始就从事的事业。部队工程兵的战斗生涯,奠定了他工作的坚定基础。筑路他不外行,架桥他也曾干过,交通系统上到省厅市局、处里领导,下到村级干部,都与他打得火热!石太公路、防水岸路段、西外环公路、获铜公路等等,他修了数不清的路,在获鹿县界的主要公路干线上处处洒下了宋世清的心血和汗水!

石井乡里领路人年春天,宋世清挑起了石井乡*委书记的重担。不久,在宋世清的主持下,“”工程计划出台了!年石井乡要建成三所学校,一个卫生院,一个敬老院,修一条张庄、封庄、东庄的柏油路。石井乡的乡亲们忘不了这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好书记。

土地庙里立新功年县委又一次调动了宋世清的工作。把他调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县土地局担任了副局长。他是个工作狂,也是多年来*、地培养出来的好*员好干部,它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此,他为自己制定了“多学习、多请教、多请示”的三多方针,努力提高自己的*治、业务素质,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地管理的行家里手,而且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大胆提出了将原划拨土地与新征出让土地实行并轨管理的大胆设想,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快拿到*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了,在鹿泉市境内实行并轨管理,并下发了鹿*[]15号文件。他在五个月的时间里,让这项工作大见成效,有77家原划拨土地使用者,补办了出让合同,收取出让金、使用金万元。并轨后有九宗土地进行了抵押,8宗办理了转让,使这些原来无法进入市场的划拨土地,依法顺利地进入了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河北省土地管理局把鹿泉的成功做法在《河北日报》发表。并把并轨工作收入省局试点,国土资源部派两名副总编到鹿泉总结材料,在国土资源报上全面推广了这一经验。就在这一年鹿泉市土地管理局被石家庄市*府评为生产要素先进单位。宋世清本人也被评为石家庄市*府系统生产要素先进个人,被省土地局评为运用科学技术成绩优异,授予二等奖。

解甲归田再出发时光荏苒,年,宋世清退居二线,当年的大名鼎鼎的“小宋”局长也变成了“老宋”。曾经是工作狂的他一下子突然闲下来,也很难适应,然而,老宋毕竟是老宋,英雄就是有别与常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驻石某部队的*旅书法家杨则冉将*,老将*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深深感染了他。一向不怎么使用毛笔的他,也抓起了毛笔,练起了毛笔字,并渐渐地迷恋上了这项中华国粹——书法。

经年登顶文笔峰宋世清是一个执着的有点倔强的人,无论干哪一行他都是一把好手。以往行行工作的出色也坚定了他练好书法的决心,但他也深深地知道,无论干那一行都无捷径可寻,有的只是勤奋、执着和不懈的努力。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成功了。

年,宋世清的书法作品在鹿泉这个地方就开始有点名气了,年就得到了国家和省市县30多项大奖,至今已荣获国际、国家、省市县大奖70多项,成为河北唯一一位两度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艺术家。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从打豹英雄到杰出人民书法艺术家,宋世清曾两度演绎人生传奇。

三柱高香佛心在是他的代表作、成名作。“三炷香”也成了他的代名词。他奇思妙想地将单人旁的竖与“弗”的两竖向上伸出,形成了三炷香,而“弗”的折勾则弯曲上扬,与单人旁的“撇”几乎相接,形成了一个酷似香炉的图形,使人立刻联想到“人争一口气,佛争三炷香”的说法。

三柱高香佛心在

四面八方皆春风年春节前夕,他又创作出“春”,四个春相对共用一个“日”的的写法,与武强年画“六子争头”异曲同工,令人耳目一新。该作品荣获“奥运人文艺术杰出成就金奖”。年的春节,他自费印制0份,他的“春”代替了“福”被贴到了千家大门上,令人耳目一新,交口称奇。

四面八方皆春风

旅发大会献九珍“九宝图”的创作,是他受到“天长地久”(即青气指天,万丈为长,山水土地,多年则为久,合起来便是“天长地久”)的启发影响创作而成。天三宝(日月星)、地三宝(山水土)、人三宝(精气神),取名九宝图。当时我也没在意,后来宋世清说是获大奖了。

年,宋世清将九宝图书法作品献给了石家庄市第二届旅发大会

旅发大会献九珍

海纳百川赠英雄年春,一场罕见的病*席卷全国,进而演变成为世界性的灾难,全国各地响应*的号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只只医疗小分队奔赴武汉疫区,投入到这一没有硝烟的战争。宋世清本身就是一个老兵,也想为抗击疫情做点事,于是景德镇陶器书法作品“海纳百川”创作出来了,并送给了抗疫归来的英雄。

海纳百川赠英雄

妙笔生花好兄弟“哥俩好”这幅作品,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妙笔生花。佛和道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大道至简的和谐,此作品荣获香港回归十周年紫荆花金奖、最佳人气奖。

妙笔生花好兄弟

松龄鹤寿宋世清这句诗是老友对宋世清真诚的祝福,也是对鹤寿(鹤头、松树身)作品的高度评价。

松龄鹤寿宋世清

看着我久久的愣着出神,宋世清也愣愣的看着我,许久以后我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我想起我给您写的《夕阳红遍染层林》了,您的点点滴滴有在我脑子里放了一遍电影。宋世清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小傅也”!说着又拿起了一张书法,说道:“这是我最近自己写的一首诗,这也许就是现在的我”。

不忘初心铭誓言

牢记使命在鹿泉

七十六岁一老叟

不懈创作孤灯前

莫论功名与利禄

*和人民是根源

文化传承下一代

自信星火可燎原

宋世清诗傅志民书

出了宋世清家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即使是自认为很了解他的我也有些弄不明白了,一个将近耄耋之年的老者,拖着一个二级残废和诸多老年病折磨的身体,仍孤灯前孜孜不倦的创作书法作品,单单是这份精神就是我们现代年轻人不可比拟的。这是宋世清勤奋的一面。“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行行都是状元,公安局,交通局,土地局,局局都是副局长”。这也是我常给宋世清开玩笑的话,宋世清回答更绝妙,虽然当了27年副局长,没上去,但是也没下来呀!这也是宋世清豁达的一面。当初逃荒要饭险些饿死他乡,后来是部队和*的培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没有*和人民的哺育,哪里会有今天?年花光了他几十年来的积蓄,在河南老家建起一座文化大院,收藏室、荣誉室、阅览室、展示厅,一应俱全,惠及乡邻。宋世清的农村文化大院的建立,比《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策的出台整整提前了一年半,充分展示了他高瞻远瞩的前瞻性,为此,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为他和文化大院题词——“造福子孙”。河南省遂平县和兴乡*委、*府为宋世清颁发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为感谢宋世清为家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还发给他元奖金,宋世清把这些奖金又买成书籍、资料充实到文化大院中去了。这是宋世清懂得感恩回馈的一面。

年宋世清又在鹿泉建起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五老活动室”、“聚贤阁”。最近又在自己家新建一处红色收藏室、荣誉室供人们观赏!

这就是宋世清,一个充满神秘的人,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武,敢于和凶残猎豹搏斗,文,可与书法泰斗齐肩;感恩*和人民培养,倾情回报社会民众,德艺双馨,不骄不躁。勤奋自勉,奉献余晖。这难道不是大家风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平民书法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