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村庄大典之聂家庄
TUhjnbcbe - 2021/2/26 4:22:00
北京哪间冻疮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2/8582594.html

位于镇驻地东南4.5公里,距县城10公里。村东南邻南高家庄,东北邻于家庄,南与夏庄镇李家村相望,西南相距城子村1.5公里,北邻王家寺。该村与南高家庄、于家庄、王家寺连成一片。

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今聂家庄聂姓先人聂福来为图生计,便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李仙庄,不久迁今址立村,名聂家庄。沿用至今。

明末,属高密县泽民乡的李仙庄社。清初,建置同明末。清中期,属高密泽北乡的姜庄社。清末,改属高密县泽南区。民国初期,姜庄的建置同清末。民国十八年属高家乡。国二十三年属聂家乡。年属三合乡。年10月属聂家乡。年9月属高密县第六区。年9月,成立“卫星人民公社”。翌年春,改称“姜庄人民公社”,辖十个耕作区,属聂家耕作区。年全社55个自然村划分为43个生产大队,成立聂家东村和聂家西村两个生产大队,即聂东大队和聂西大队,为两个行*单位。年春,撤社改乡(镇)时队改村,为聂家庄东村村民委员会和聂家庄西村村民委员会。皆属姜庄镇至今。

村聚落呈矩形。其中:聂家庄东村 有聂、张等4个姓氏,共户,人。姓氏中聂姓为最多,达户。耕地面积亩;聂家庄西村 有聂、张两个姓氏,共户,人。姓氏中聂姓达户,占村内总人口的90%,从济南蒲台迁来。张姓占8%。一张从高密南荷湾迁来;一张从寿光迁来。耕地面积亩。

古代在村西1.5公里处有官道通高密到平度、莱州府。年修李仙大道,穿过村中大街,在村东向南连接夏庄,向西通省道平日路、济青高速公路高密站上下口,交通便利。

耕地主要在村东北处,远处达4、5里,全部挑抬地,性质黑粘土(盐碱涝洼)。

旧时以粮为主,产高粱、谷子、地瓜。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种经济作物棉花,后种玉米。土地改良后开始种植花生、蔗菜、小麦。

每到汛期,村后于家庄的于家沟向东北经村耕地(即聂家大洼),下泄不畅,成为一片汪洋。建国后经*府数次兴修水利,已改造成良田。取水以地下水井为主,现有机井50多眼,旱能浇、涝能排。

建国前后村里有一家油坊,一家烧锅(即酒厂),无商店、店铺等服务型行业。

建国前有药铺3家,村民聂希忱珍藏民间秘方、良方,擅针灸,治病不求利,享譽四方。年聂淳浩开办中医珍所一家,主治内科,年停办。年村建立联合诊所。年,联合诊所停办,村建立卫生所,乡镇培养“赤脚医生”,聂西村和聂东村共5人。年8月又成立联合诊所,现成立设社区卫生所。

民国前夕有私塾四处,先生聂同书、聂希木、聂敦灏、聂丕传四人,民国时办学堂一处,位置在聂氏祠堂内(现聂东村委)。年,聂家小学开课。年,公派一名教师在村中教学。年聂家联中成立,年秋,聂家联中停办,改办小学,年,恢复联中,年11月,联中改为完全小学。年,村小学将高年级学生迁到姜庄李仙小学。

泥塑与扑灰年画、剪纸并称高密“三绝”,高密泥塑其实就是聂家庄泥塑。泥塑制作历史悠久,手艺传承至今有二十一代,余年历史。传至十九代,有名人聂敦琚,能画会塑,善于创新,他与本族聂希蔚、聂辉传等人一道把聂家庄泥塑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泥塑名人聂希蔚,年9月生,现为济南市泥塑研究所副所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6年泥塑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民间杰出文化传承人。

聂希蔚自幼秉承祖业,摧陈出新,代表作有八仙、十八罗汉、十二生肖、虎、狮、吉祥娃娃等,其事迹及作品曾在国家、省市级等新闻媒体做过多次报道。

年通电。年除氟改水,水质较好。

年7、8月,连绵大雨,造成水灾。

年12月,赴朝 某部回国,在聂家庄休整三个月。

年1月,开展反“右派”斗争,聂希成、聂佩玉被划成右派,年5月平反,安排工作。

年9月大办公共食堂,东村办2个,因浪费严重,造成次年群众生活困难,年陆续停办。年8月16日、8月20日两次遭受雹灾,秋作物受灾严重。年8月,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派代表进驻中小学,管理学校。

年2月,中国美术馆在北京举办“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为聂家庄泥塑专设专柜。

年6月5日至7月3日,首都博物馆举办山东高密民间艺术展览,展出聂家庄泥塑、扑灰年画等作品.

年大队幼儿教养员王秀琴出席山东省群英会。

古时村内有大佛庙一处,庙有前后两殿、东西两厢,有昭秀、福仪和尚居住庙内,庙前有浮屠塔一座。年遭到破坏,但规模尚在。年秋,浮屠塔被大风刮坏,后毁。

村东一座观音庙(庙门朝北)。村中有一座关帝庙,座西朝东。二庙同在年砸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村庄大典之聂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