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的军事家,他从小调皮捣蛋,却为刘邦夺得天下后被杀
你说他胆小?他只是懒得和小流氓叨叨。人家天生有奇才,要平定天下,立大功劳。这就是小编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著名的军事家韩信。欢迎大家的阅读。他帮刘邦打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最终被封了王。可这样一位大将军,却顶了很长时间“胆小鬼”的帽子。到底怎么回韩信的老家在淮阴,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他自事?看完这个的故事,你就知道了。韩信的老家在淮阳,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他自己又调皮捣蛋,连衙门里招小官都不愿要他。他也做不了生意,只好在别人家里混吃混喝,时间长了,大家都很讨厌他。他曾经到一个亭长家吃白饭,一连吃了好几个月。亭长的老婆很生气,于是每天就早早地做好饭,等韩信过来,他们已经吃完饭,碗筷都收拾起来了。韩信没办法,只好到城外钓鱼吃,那里有很多女人在周围洗衣服,有个女人见韩信很饿,就把带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这样。韩信对她说:“将来我一定报答你!”那个女人非常生气,说:“男子汉大丈夫,自己不能养活自己,我只不过看着可怜,难道谁还图你的报答吗?!”
韩信虽然很穷,但腰里总是挂着一口剑。淮阴屠宰市场上有几个无赖,说:“别看他那么大的个子,带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其中有个人就挡住韩信,说:“韩信你有种,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随便刺死别人是要偿命的,对吧?这个牛,可不能顶。韩信看看周围,一句话也不说,趴到地上,从那个无赖胯下爬了过去。后来项梁和项羽起兵反秦,韩信前来投奔,当了个小官。他很有头脑,也很有计谋,给项羽出过很多主意。但是你想啊,范增那么多好主意,项羽都不听,他能把韩信的话当回事吗?韩信很失望,又去投奔刘邦,可刘邦也不搭理他。
有一次他犯了军令应该斩首同犯事的十三个人都被斩了,马上就要轮到韩信,眼看他的脑袋,就要从身体上分开了。他抬头看看天,大声喊道:汉王不是要争天下?怎么还要杀我这样的壮士这话,正好被刘邦的亲信听到了他感觉很惊奇就停下脚步,跟信聊了几句这一聊不要紧,韩信的小命保住了,汉朝的历史也因此而被改写成了现在的样子。亲信中主报告了刘邦,刘邦就饶了韩信的小命,让他做了管粮草的小官。韩信跟丞相萧何有过很多交流,萧何知道韩信是个将才,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刘邦都没当回事。当时刘邦驻扎在封地南郑。将土们都是楚地人,很想家因此有很多人逃跑。有一天韩信也逃跑了,萧何一听,来不及告诉刘邦,就抢过一匹马,前去追赶。有人马上报告刘邦说:“丞相逃跑了!”刘邦一听,心里既愤怒,又难过。他想“我现在有困难,大家都可以逃跑,唯独你萧何不能,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这样,太不够哥们了吧!”
萧何追上韩信,说:“如果回去后,汉王还不重用,那咱们俩一起逃跑!”然后就带着韩信,回到子南郑。刘邦看见潇何回来,心里很高兴,脸上却装出生气的样子,问:“你为什么要逃跑?”萧何说:“我不是逃跑,是韩信逃跑我去追他。”刘邦说:将军逃跑了几个都没见你去追,谁能相信,你单单会追韩信呢”萧何说。“那地将都是一般的人谁独韩信天下找不到第二个。你要是想当一辈子汉王,就用不着韩信,但要想争天下,那非韩信不可!”刘邦就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军,领兵杀回关中。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很有名的哟。韩信没让刘邦失望,一上任,就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顺利地占领了关中。彭城大战,刘邦被项羽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诸侯们一看,还是项羽力量大,就背叛刘邦,转而投向项羽。其中威胁最大的,就是魏国。为什么呢?因为魏国正好在荥阳的侧后方,就像人的脊背。
公元前年八月,韩信带领三万人马,准备平定黄河以北,第一个目标就是魏国。魏国大将柏直带兵抵挡韩信。柏直在研究当地地图后,把主力布置在蒲坂,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西部。为什么呢?因为临晋,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大荔县东部,是离韩信最近的渡口,他估计韩信肯定要从那里渡河。汉军的侦察兵,很快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韩信。韩信故意派出小股部队,插上很多旗帜,装成人数很多的样子在临晋收集渡船。魏军也有侦察兵,这个情况,柏直也马上就获悉了,于是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临晋那里闹得热火朝天,韩信却悄悄带领主力,开到上游一百里外的夏阳,也就是今天的陕西韩城。韩信命令部下赶紧收集制作水桶,越多越好!将军们一听,都迷糊了。打仗就打仗,又不是挑水,要那么多水桶干嘛?韩信大手一挥,说:“不必多问,马上准备。三天之内,必须准备好,都带到黄河边来!”三天之后,黄河边上到处都是木桶。韩信命令士兵一人坐一只木桶,向对岸划去。黄河水大浪急,虽然有的木桶沉没淹死了一些士兵,但大多数人还是顺利地渡了过去。
到了对岸后,韩信马上集合部队,进攻魏国的重镇安邑,就一韩信背水是今天的陕西夏县南部。用木桶渡河,韩信聪明吧?魏军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前面出现的部队,谁知道韩信的部队从背后杀了过来呢?一仗下来,韩信消灭了魏军主力,很快就平定了魏国。韩信接着又击败了代国的军队,俘虏了代国的丞相。陈余一见不妙,立即带领二十万赵军驻扎在井陉口,准备跟韩信决战。井陉口就是现在河北鹿泉市获鹿镇西部的土木关,是太行山里八个著名的关隘之一,地势非常险要。井陉口西部只有一条狭窄的驿道,两辆车或者两匹马,都不能并肩走不管兵力还是地势,陈余都有绝对优势。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说:“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咱们先防守,别出战。你拨三万人,绕小⊥路到韩信的后方,切断他的粮道。这样,他想打不能打,想走又走不了。不出十天,咱们就可以杀掉韩信!”
还记得宋襄公吗?他不肯在敌人渡河的时候发动袭击。这个陈余,跟宋襄公有点像。他经常说我是正义的部队,从来不搞阴谋诡计来战胜别人。我都是堂堂正正的!”所以呢,那一次,他也不肯听李左车的意见。说:“今天这情况,如果还不攻击,别人就会说我是胆小鬼,看不起我,谁都敢来欺负咱们,那还了得?”韩信带领部队,在离陈余大营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夜里,他挑选两千精锐骑兵,让他们每人带一面红色的汉军旗帜,走小路,摸到靠近赵军的山里埋伏起来。他说:“明天我跟敌军交战,会假装败退,赵军必然会出来追赶。你们就趁这个机会杀进赵军大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咱们的!”韩信和陈余的部队之间有一条河,叫绵蔓水,就是今天的绵河。韩信先派十万人渡过绵蔓水,背靠河水,摆好阵势。背水列阵,一旦抵挡不住,只能掉进河里喂王八啊,这不等于找死吗?所以对面的赵军一看,都哈哈大笑。说:“这个韩信,点兵法都不懂,还敢来挑战!等着吧,有你好看的!”
天亮之后,韩信带领主力,打起将旗,敲响战鼓,向赵军开去。陈余一看见韩信的将旗,马上带领主力,出来迎战。两军厮杀一阵,韩信假装败退。陈余一看来了机会,哪里肯放弃,立即带领全部人马,紧紧追赶。汉军很快就退到了绵蔓水的阵地。大家一看,后面没有退路了,只有奋力死战,才有生存的机会。于是立即转身,跟赵军搏斗起来,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这时,那两千汉军骑兵,趁机杀人陈余的大营。他们杀掉留守的赵军,拔下赵军的旗帜,鲜艳的汉军军旗,顿时映红了整座大营。赵军回头一看,以为老窝已经丢失,大惊失色,就像气球上扎进一根针,噗的一声漏了气。跑吧。除了逃命,还能怎么办?赵军转身就逃。气球里的气,仿佛都漏进了汉军的身体,他们顿时士气大振,猛虎一般,很揍赵军的屁股。就这样,韩信指挥三万人,消灭了二十万赵军,陈余战死,赵王歇被俘。从那天起,韩信创造了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平定赵国以后,韩信根据李左车的建议,让燕国不战而降。这时,荥阳前线吃紧,刘邦调走了韩信的部队,韩信又招募来新兵,然后向东攻打齐国。齐国抵挡不住,项羽赶紧派将军龙且前去救援。
公元前年十一月,齐楚联军在潍水东岸,就是今天山东高密市西部,布下阵势;韩信的部队则驻扎在潍水西岸。有天夜里,韩信命令汉军,做了一万多条口袋,里面装满沙子,堵住潍水的上游。天亮之后,河水越来越浅,韩信便带领兵马,越过潍水,进攻龙且。打了一阵,韩信假装打不过,故意扔下战旗和兵器,转身撤退。龙且一看,十分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怎么样,不错吧?”说完,立即敲响战鼓,指挥全军追击。等龙且的兵渡到一半,韩信立即命令上游的士兵搬开沙袋。不一会儿,汹涌的河水就呼啸而来,龙且的部队,顿时被分成两段。韩信呢,趁机指挥部队,向龙且发动猛烈的反击。本来齐楚联军的兵多,但是被潍水分开之后,西边的部队,就不如韩信多了。韩信一顿猛攻,齐楚联军大败,龙且也战死了。东岸的部队,一看情况不妙,赶紧逃跑,最后,都被韩信消灭了。
齐国的地盘全部平定,韩信就派使者,来到荥阳前线,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当时刚打了败仗,正火气冲天,就骂道:“我日子正难过呢,他不快点来支援,却要自立为王!”陈平和张良赶紧踩踩刘邦的脚,轻声说:“形势不利,如果阻止韩信,可能会出事。不如答应他,让他安心防守齐地!”刘邦立即转过弯来,接着又骂:“男子汉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该当真王,还当什么假王?”马上派张良过去,封韩信为齐王。最后,韩信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但是呢,他自己却没落得好下场。天下平定之后没多久,他就被刘邦杀了。好了,小编今天的故事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