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纵横对比看井陉服务业发展
TUhjnbcbe - 2025/6/25 0:31:00

井陉人民在实施五大战略,打造四张名片的经济大汇战中卓有成效,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县服务业(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外的其它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么,将之放在全市和各兄弟县市的大格局中的景况又是如何呢?本文试利用两次经济普查和年报数据进行纵横对比,对全县服务业前景进行探讨。

纵向发展成果显著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服务业法人单位和个体户为个,比年增加个,结构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法人单位服务业情况见下表1)。贸易业、住宿、餐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为个,比年增加个,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增加快,增个,金融业、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居居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为个,比年增加33个,而且新兴服务业门类越来越多,居民服务中的理发美容、保健、婚姻、殡葬服务业等增长最快,总增64.5%,新增化验、计量等专业技术服务业。

二.实现税收逐年增加,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按税收与GDP统一口径统计(税收额中扣除直报市局驻井企业税额),年服务业向国、地税纳税万元,超过第二产业万元,从年开始扭转了年以前全县税收一直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局面,煤炭运销和批零业连续五年强有力地支撑服务业发展,年为全县服务业税收贡献份额为71.0%。

横向对比优势明显

一、服务业增加值1.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居全市中游。年,井陉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7亿元(见表2),比年增加14.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7%,比年增加0.4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市17个县市第7位(以下排位都以此口径),比年前移5位,与全市五个县级市相比,井陉服务业增加值相当于蒿城市、鹿泉市、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的42.4%、64.1%、64.2%、78.7%、1.1倍。

2.人均增加值逐年提高,居全市上游。

年,井陉县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元,比年增加元;相当于全市水平的82.4%,比年增加31.2个百分点;人均量居全市排位第5位,比年前移4位,与全市五个县级市相比,井陉服务业增加值相当于鹿泉市、蒿城市、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的73.8%、99.3%、1.2倍、1.3倍、1.6倍。3.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居全市前列。年,按可比价计算,井陉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比同期GDP增速高2.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快3.9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快2.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比年后移1位。井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鹿泉市、蒿城市、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快3.9、4.3、6.0、6.9、7.1个百分点。4.占经济总量的份额逐年上升,居全市前列。年,井陉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3%,比年提高3.1个百分点,比全市低4.6个百分点;经济份额居全市第2位,比年前移7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

年全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总量在全市排位第3,服务业占全社会投资额的26.2%,全市排位第8。

三、从业人员

年,井陉县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32.7%,比全市低31.0个百分点,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以仍以传统服务的贸易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占服务业的56.1%,新兴服务业从业人员少。

三大经济强项为服务业助跑

1.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均GDP较高的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和产业结构层次也相对较高。年,井陉县人均GDP为元,相当于全市的93.5%,比年增加13.5个百分点;人均GDP居全市17个市县第6位,比年前移5位,与全市五个县级市相比,井陉人均GDP相当于鹿泉市、蒿城市、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的55.5%、86.6%、87.9%、1.1倍、1.2倍。

2.财政收入。年井陉财政收入9.4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3,增速位居第3,可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3.固定资产投资。年井陉县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总量在全市排位第3;增速46.1%,在全市排位第3,主要依靠大型工业投资项目带动服务项目的投入。

三大因素制约井陉服务业发展

1.城镇化发展水平。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性与服务产品非储存性的特点,决定了服务业发展与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完善、市场体系发达的城市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年井陉县城镇化率26.4%,比石家庄市低18.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8位。城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消费者和生产者服务需求的扩张,限制了服务业劳动队伍的扩张,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2.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年全县70%居民是居住农村,是消费主体,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在全市总量位居1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1.3%,比全市高4.8个百分点,表明消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3.工业化进程。井陉工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程度不高,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找准突破口,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与其它兄弟县市一样,井陉服务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应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工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科技服务五大类别。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居民的生活层次和服务需求也在逐步升级,因此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全县服务业的关键所在。

1、确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首先,继续稳固煤炭运销业重点税源的地位,鼓励煤炭运销业向集团化发展。其次,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提高工业经济上档升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最后,要利用井陉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以旅游观光和拉花艺术为龙头的文化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一是继续增加小城镇建设投入,特别是提高服务业投资。年全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比重比全市低8.2个百分点。二是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当前落后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小城镇人口聚集度。

3、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范围、功能、手段、经营方式上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而井陉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机关团体、金融等服务部门。因此需要:一方面要广开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和聘用优秀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力量,加强企业岗位培训,逐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大研发与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为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4

签发:陈贵荣

撰稿:程淑萍

1
查看完整版本: 纵横对比看井陉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