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中小学、高校有关的疫情形势,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位学生以及家长朋友们的心。
都知道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学生人员数量众多,学习和生活环境都相对密集,因此、不能出现丁点儿的异样。
河北石家庄率先做出改变,网传是真“放开”了,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根据相关消息显示,并不是“彻底放开”,而是围绕着新的要求做出了适当的变化,这一点是得到了媒体的印证。
就在日前,河北师范大学有数千名师生被转运,辆大巴车接送学生到鹿泉,学生吐槽隔离点环境差,房间里面就连手机充电的插头都没有,引发了网友争议。
好在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河北师范大学面对的压力确实大,一时之间转运这么多学生,很难方方面面全部都顾及到。
不过,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要提供给学生,毕竟他们在隔离期间还得学习。
都知道大学生是迫不得已,其中有一部分同学的家乡并不是在河北,他们来到这异地求学,父母得知情况还是比较担忧的。
11月14日,网传石家庄中小学的家长接到一则消息:“学校复课”,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待查证。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宣布学校复课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校是安全的,能够让学生们继续在校接受好的教育。
这也是许多家长朋友们一直期盼的,看到孩子在家上网课不自觉,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方面是家长的上班,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压根就不能整天陪伴在孩子身边,监督他上网课;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年纪还小,自律性不是很好,上网课效率不高。
让孩子在家上网课也属实是无奈之举。
但随着石家庄改变之后,似乎家长的反应不像预想的那样,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网传一家长群的聊天记录引发网友争议。
大概是这么个情况:“学校让老师在家长群里面发通知,可以让孩子到学校来上学”,可得到的却是众多家长“联合请假”,家的理由出奇的一致,胳膊疼、腿疼、耳朵疼等等。
要真的是这样,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样的请假理由只不过是说辞而已,家长不想让孩子去上学。以往老师在家长群里面发布通知,同声附和的家长不在少数,可这一次却不同。
得到的却是家长一致的拒绝,说实话,这是能理解的。相对于让孩子在校学习,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保障孩子的安全更加重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化,家长以及学生还没能适应,缓冲时间还没过,拒绝就非常正常。
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有的网友则认为:既然学校通知复课,那就是达到了复学上课的标准,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既然疫情不能彻底消除,那么就要做好常伴的准备。
只不过说,我们都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配合相关工作才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严于律己,想必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河北师范大学即使是出现了异样,但这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来说是一次考验。
没有同学精致利己,也没有老师遇到困难躲得远远的,相反,出现的情况是同学们互帮互助,老师积极参与到帮助学生们的工作中。
有一位河北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就在网上发文称:“自己的辅导员三天三夜差不多只睡了6个小时,最后不幸中招也被转运走了”。
挺让人感动的,教育不只是来自于书本,更多的是来自于实际生活,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