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谱写中医药事业新篇章
5月21日周六早上7:50,医院一楼门诊大厅熙熙攘攘,许多患者在排队等候挂号。一楼东侧的内科专家门诊已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据了解,周末全科室出诊是该院落实“效能革命”的一项便民新举措。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年上半年,鹿泉区中医药行业传来两条好消息:鹿泉区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医院被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命名为卒中中心,成为我区域内唯一一所卒中中心,标志着该院脑卒中综合救治水平跃上更高台阶。
成绩来之不易,汗水浇灌杏林。这里面不但包含着老一代中医人的心血,也凝聚着年青一代医生护士的奉献。新时代,奋斗在中医药事业的一线,他们是中医药战线最美的人。医院作为区域内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单位,建院30年来,从“一根针、一把草”到“冲击波、雷火灸”;从“望闻问切”到与“磁共振、CT”等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从简陋单薄的“门诊部”到建设成多个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从仅有几名医护人员,到现在拥有余人的专业医疗团队;从寂寂无名到百姓交口称赞,再到首批河北省“医院”、“医院”、“河北省中医院”……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综合医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扶持,中医药创新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医院医院,也乘着综合医改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把中医药改革的成果分享给了全区老百姓。
硬件更“硬”——设备全面升级医疗卫生服务进入2.0时代
多年前,有的医生“狂草天书”似的手写病历让很多人犯愁:这写的啥呀?而现在,医院建设步伐,挂号、缴费、就诊、病例、检查、取药一张卡就能搞定,医生看病全程不用写一个字,连岁数最大的“爷爷辈儿”医生都能把电脑玩的转。见微知著,近年来,医院建立了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体系。门诊大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就诊大厅、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层流手术室、温馨舒适的病区、先进尖端的医疗设施、精湛的医疗技术、医院的全面建设、远程医疗的落地实施等多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高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夯实了基础。
软件不“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既是综合医改的要求,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近年来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该院以“创城”“创卫”为契机,将内外部环境卫生做到极致。门诊大厅设置“综合服务台”,把健康咨询、导诊、治病、预防、宣教融为一体;无线网络覆盖门诊及所有病区,移动支付缩短患者缴费等候时间;“智慧药房”建设,实现了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及时取药;枢纽式远程会诊中心,使患者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国内权威专家的诊疗服务;推行检验结果互认和影像检查资料共享,避免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验、检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组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服务品质的提升,让广大患者就医环境更舒适,心情更舒畅。
治“未”病暖人心——医者仁心显本色健康扶贫惠民生中医人都不忘悬壶济世之初心,健康扶医院?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和措施,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开通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绿色通道,设置了健康扶贫门诊,在醒目位置张贴贫困人口就诊流程,实行了贫困群众优先就诊,实现了“一站式”结算。同时,在住院部设置健康扶贫专用病房,最大限度地方便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此外,还成立了以业务院长为队长的健康扶贫队,定期组织院内专家带着血糖仪、心电图机、宣传材料深入到农村为百姓义诊、讲解中医健康知识及免费体检。
医院作为全区中医药服务龙头单位,在人才培养、基层党建、创新服务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正向专业化、精细化、医院管理奋进。医院30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跨越都凝聚了众多鹿泉中医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医院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为传承中医药文化、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您身边有感人故事,有正能量的事迹,请踊跃向我们投稿。邮箱:lqqwx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