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石家庄鹿泉区的两处古迹十方院与威远门
TUhjnbcbe - 2024/10/22 16:52:00

鹿泉的景点不少,是石家庄周边旅游的一个主要方向。说起来鹿泉其实挺有历史底蕴的,但石家庄辖区内的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无一处在鹿泉,倒也略显尴尬。鹿泉城区内(获鹿镇)保留下来的古迹不太多,有一个“铁行会馆”但并不开放,剩下的就是十方院和威远门了,上周日趁着天气晴好,就去转了一圈。十方院是一所道观,在河北省内的地位很高,民间有一些“河北十大道观”的说法,十方院即位列其中。

十方院又名金阙宫,据获鹿县志记载,建于清康熙七年(年),旧时获鹿东门外另有一个道观“白衣观”,似建于明代,白衣观与金阙宫分别被称为东、西十方院,均是全真派培养道士的高级道观和重要场所。不知在什么时候,白衣观被毁,金阙宫就成了当地唯一的“十方院”,前面的“西”字也就省去了。由于其格局是坐南朝北,如果是上午去,拍正门正好是大逆光。

我们是正月十三那天去的,观内有一位道长正在在主持礼拜太岁法会(我查了一下资料,正月初五到十五每天都有),一进门但见黑压压跪倒一片信众。法会全程有奏乐,曲调和各种器乐的组合非常和谐,细看“乐队”成员也都是道长,不夸张的说,这是我所见过类似场合中,演奏水平最高的,没有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十方院为县图书馆、文保所等多家单位占用,直到年将十方院移交并重新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以原北京白云观监院、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担任住持,往来香客日渐繁盛。

大概就是在90年代末那会,河北省道教协会对十方院进行了全面的整修,故如今看来古意不浓。

倒是庭院内有一株两百多年树龄的腊梅,黄色的梅花独树一帜,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景。此时已近花期的尾声,现场也是人头攒动,观赏片刻,觉得实在也没剩下几分雅致。

前几天下过一场雪,树下还有些积雪,这就是所谓的“踏雪寻梅吧”。

从十方院出来,走过幸福桥。一只狗狗正在慵懒的晒着太阳。

十方院的河对面即威远门。获鹿城原设有三个城门,即迎恩门(东门)、和薰门(南门)、威远门(西门),新中国成立后,城墙及城门均被陆续拆除。现在的威远门是年恢复的,我沿着门楼走了一圈,发现也就仅剩门楼其形(原来有瓮城,瓮城内有韩侯庙、韩信塑像等,现均无存)。威远门在复建时可能还用了一些老城砖,但从本质上说,已经很难算是真正的古迹了。

威远门南侧的小亭,里面是年修建的集资兴学纪念碑。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家庄鹿泉区的两处古迹十方院与威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