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粉”“敌敌畏”保鲜生姜(图)
蔬菜保鲜潜规则曝光近日,山东省潍坊市的两个毗邻县级市,均因蔬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热闹举行,高峰期间每天光顾者达20万人次;然而,临近的青州市却遭受“甲醛白菜”之苦。5月12日,来到被媒体曝光的“甲醛白菜”肇始之地青州市东夏镇,调查发现菜贩对白菜喷洒甲醛保鲜,暴露的是蔬菜在流通环节中保鲜剂滥用的冰山一角。据东夏镇史铺村一菜农透露,部分菜农在冬季储存生姜时,使用“六六粉”和“敌敌畏”驱虫保鲜,而“六六粉”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冬季储存生姜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驱虫保鲜东夏镇位于青州市北部,受寿光(蔬菜年产量40亿公斤)辐射,青州北部也是蔬菜主产区。据青州市的一位官员介绍,东夏镇有1000多亩大白菜,还是远近闻名的有机生姜生产基地。东夏镇的大白菜主要输送到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曾被当地民警查处的黑龙江商贩赵明利也坦言,“我这车菜运到廊坊要10个小时。如果不喷(甲醛),白菜就会红根。运过去之后,卖菜还要时间。当天卖不掉的话,第二天就会烂很多,损耗就大了。廊坊的菜贩子也要求用甲醛保鲜,喷过甲醛的白菜根部白净,菜贩喜欢收。”“前两年自己发送到河北等地的大白菜也采取这样的方法保鲜,这样的潜规则已经存在三四年了。”寿光蔬菜物流园的一位菜贩坦言。除了“甲醛白菜”外,在东夏镇调查时还发现有些菜农在冬季储存生姜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驱虫保鲜。5月12日,东夏镇史铺村一位不愿具名的菜农,正在大棚侍弄刚种下20天的5亩生姜,据他介绍,每亩生姜产量在1万斤左右,由于10月份生姜上市价较低,所以每年产的新姜都要在地窖储存大半年,等待好价格才肯出售。“刚上市时每斤才3毛钱,如果当时卖,连本都收不回来,储存到来年,价格在1-2元/斤。”当问生姜放在地窖里用什么保鲜时,上述菜农沉默片刻,望了望四周压低声音说:“用‘六六粉’和‘敌敌畏’,‘六六粉’国家不让卖,是违法的。”“(这些*农药)一般农资店白天都不敢卖,都是供销商晚上拉过来,菜农自己去取,一袋‘六六粉’40元,进价只需20元,卖药的要赚一倍”,这位菜农说,“虽然国家不让卖,但储存在地窖里的生姜非用这种药不可,不用就生虫了,这边的菜农储存生姜都用这个。”菜贩们为节约选择能省几十元的甲醛“菜贩和菜农均采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保鲜农产品,违禁保鲜剂成本低是重要原因”,当地一位蔬菜行业研究所人士这样认为。以“甲醛白菜”为例,一小车白菜只需喷洒半瓶甲醛溶液即可,其成本价仅为3.5元。赵明利曾表示,“一大壶甲醛溶液约2.5升才7元钱,一车10吨白菜用半壶就够了。”东夏镇一村级市场菜贩王女士也给算了一笔账,她说:“一车10吨的蔬菜,成本价一万五六千元,如果用冰瓶的话,需要100个冰瓶,每个冰瓶0.35元,保鲜成本需要35元;如用风筒的话,一车需要20个风筒,每个风筒4元,保鲜成本就需要80元,而且冰瓶和风筒既占位置又增重。”看似不高的保鲜剂成本,然而,菜贩们为了节约,还是选择能省几十元的甲醛。东夏镇史铺村的一位菜农告诉:“5万斤生姜放在地窖里,需要用20瓶‘敌敌畏’和300斤‘六六粉’,‘敌敌畏’打开瓶盖放在地窖四周,堆两层生姜撒一层‘六六粉’。一瓶‘敌敌畏’10元左右,300斤‘六六粉’300元,驱虫保鲜的成本在500元左右,分摊到每斤生姜上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而10月上市时的生姜价格和半年后的价格就相差很大了。”在蔬菜逐渐集聚为产业的寿光,由于走访地区有限,采访中并未掌握蔬菜等直接使用违禁保鲜剂的证据。前述寿光物流园菜农称,最近两年他不再使用甲醛为白菜保鲜了,“到广州、*这么远的地方,甲醛保鲜并不管用,必须用冷库车。”然而这对分散的小户经营菜农和小散菜贩而言,却是不可企及的保鲜设备。保鲜剂标准缺失甲醛等保鲜剂之殇,当地监管部门缘何未起到应有作用?“去年到今年青州市农残检测的合格率是99.5%。在蔬菜上市前,农业局要对全市蔬菜进行抓阄抽检;当蔬菜进入目的地市场时,也会进行一次抽检。”青州市农业局检测中心主任朱树兴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何两道防线还是难以确保蔬菜的安全呢?朱树兴说,目前蔬菜检测主要是检测农残是否超标,由于国家对保鲜剂没有明确标准,在抽检过程中并不对保鲜剂进行检测。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可使用的保鲜剂、添加剂范围和剂量,只是提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然而,相关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并不十分明确,而且甲醛检测目前并未纳入我国农产品检测范围内。有不便具名的农业专家建议,甲醛本身不是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不仅不能用于食品中,也应明确不能用于初级农产品中。*府部门应尽快评估白菜等农产品运输过程中使用甲醛的危害性,并健全法规加以规范。保鲜剂、添加剂检测标准的缺失,导致监管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以及事后追溯处罚的责任难认定。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相关新闻【商务部】两项措施强化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据新华社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5日说,商务部高度重视在流通环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采取了帮助农产品市场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两项措施。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会上回答如何看待和解决有菜农使用甲醛对农产品进行保鲜处理的问题时说,对此应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沈丹阳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9条明确规定,对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第33条规定,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不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