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首次规划了年前北斗系统的发展蓝图。
“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世界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携手迈向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白皮书中热情激昂的文字,明确传达出我国持续加大卫星自主研发力度的决心。
卫星,这个听上去“黑科技”含量满满的概念,听起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同样是在今天,一场意义非凡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钱塘区文海实验学校举行,这次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深度参与卫星载荷设计、研制、组装、测试,促使该卫星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
杭州中学生“造”卫星,这事很快就要成真了。
其实从过往来看,中学生造卫星已经不是“头一回”:年4月,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卫星工程的第一颗卫星项目便正式启动,并于同年12月28日发射成功。
不过,这个“学生卫星”的项目实施,在浙江省还是第一次。
“当时01星发射成功以后,社会评价都很常好,有领导就对我们说,‘把这颗卫星当作一颗启明星’,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今天受邀到场的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介绍。
据周岫彬透露,这次文海实验学校的八一08卫星,目标是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天,然后与中国航天空间站进行对接,对接以后在太空中进行遨游,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快明年卫星就能发射上天了”。
参与设计卫星,对相关中小学生的科普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作为活动的具体实施地,文海实验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在去年进行的未来太空学者大会上,该校(中学部)派出的TKOM队伍在全国47支队伍,共计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团队一等奖、最佳学术海报设计奖。
文海学子设计的“火星能源系统”
“探索浩瀚宇宙,筑梦星辰大海”,活动现场打出的这条标语,也让孩子们心潮澎湃起来。
来自文海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倪维则同学,是学校天文社的骨干份子。
“从小我就比较喜欢科幻类的书籍、电影,对火箭发动机、载人构想方面都进行过设计。”
“如果由你来参与卫星设计,你会有哪些创意?”
面对这个问题,倪维则也显得胸有成竹:“卫星里面是一个异于地球的超空间环境,如果由我来设计的话,我会设计一些实验舱,放入很多实验设备,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多积累一些实验数据,另外我觉得像我们学校的校训也可以把它印制在卫星内部……”
文海实验学校和卫星的“亲密接触”,也拉开了钱塘区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深度合作的序幕。
据了解,此次双方合作的目标为打造一流航天科技特色学校,内容包括:实施一套航天特色课程;建设一座青少年科普卫星地面测控站;开展一系列航天特色实践活动;开展具有杭州钱塘区特色的航天校园文化建设;接收八一08卫星在轨运行数据,组织杭州市钱塘区中小学生参与“天地一体”的卫星应用实践活动。
“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
该工程是由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实施的一项科普工程。该工程旨在提高国民科技素养,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
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
01星“八一·少年行”
年4月23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上启动,并于同年12月28日发射成功。
02星“西柏坡号”
年12月28日在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启动,年7月3日发射成功。
03星“太原号”
年3月1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山中学启动,于年11月发射成功。
04星
年4月23日在“第三届中国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活动时启动,授旗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05星
年9月19日在福州市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航天科技教育暨产教融合论坛上启动,授旗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
06星
年4月在南京市召开的中国航天大会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论坛暨校长论坛上启动,授旗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