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周,石家庄的商业地产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包括石家庄国际贸易城的“罗生门”继续发酵,蜂巢投资者因租金未收导致的维权事件等等,加上市*府发布的《关于推进年商业服务业用房去库存调整用地性质实施细则》,显然商业去化困难的隐忧已经显现。
另外,多个项目亮相,预示着下半年石家庄新房市场还将涌现更多的品质项目,供应量增加的背后,是否预示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而理性购房的情绪下,是继续降价还是秉承以品质为王带动热销,不管是一线房企还是本土品牌,都将是一大挑战。
1、去库存新*
新闻背景:
上周,石家庄市人民*府发布了《关于推进年商业服务业用房去库存调整用地性质实施细则》。
老杨观点:
在此次细则中,有两个数据很重要,那就是要保持主城区的商业规模控制在万平米以内,商业变居住的比例不能超过60%。
实际上,从年开始,石家庄就一直提出要商业去库存,乃至于在公寓的去库存上,当年还出台过不少的优惠措施,但并未真正实施。
此时再提商业去库存,有多个原因使得这一新*更显紧迫。
第一,今年以来,受疫情和电商模式的影响,多个商业综合体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置,乃至于包括石家庄国际贸易城出现退铺的“罗生门”,以及近日来蜂巢投资者因租金无法收回而导致维权的事件等等,意味着,石家庄商业地产出现了有史以来较为严重的困难;
第二,石家庄商业库存量很大。年,业内曾做过分析,石家庄当年的商业体量至少要去化6年。然而,6年过去,商业库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城市商业地块的规划,库存量依然高居不下,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显示去库存的时间,但新旧商业的叠加,一定是个不小的数字;
第三,即便按照万平米的规模,以年主城区常住人口万计算,人均商业面积达到了1.23平米,这比国际标准0.8—1.2平米/人还要高;
第四,从去年开始,商业地块流拍现象普遍,导致*府不得不考虑商转住;
第五,石家庄一直存在部分区域商业扎堆,而部分区域商业配套不丰富的现象,新*也会围绕这一点精准施策。
当然,商业去库存新*的背后,不仅仅是商业扎堆带来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也并非商业投资前景不太乐观。
老杨认为,并非所有的商业投资都不行,而是要看准以下几点在投资:
第一,城市副中心的中小型商业体;
第二,位于城市核心的写字楼和公寓。当然,并非所有的核心商业值得投资,还要看运营商的实力和品牌;
第三,地铁小镇的中小型商业综合体。
2、长安区
新闻背景:
上周,长安区*府网站发布了年长安区*府工作报告。报告对“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和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公布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战略任务以及年重点工作。
老杨观点:
在此次长安区的十四五规划中,有几个新的提法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