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电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4.html

各乡(镇)人民*府,经济开发区、西北物流区管委会,区*府有关部门:

《石家庄市鹿泉区电子信息产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年)》已经区*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府办公室

年7月30日

石家庄市鹿泉区电子信息产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加快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重大决策,按照石家庄市产业总体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高层次、升级版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鹿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26个重点区域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结合《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石家庄市鹿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石家庄市鹿泉区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速推进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卫星通信和导航产业发展,抢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科学谋划产业园区布局,完善产业发展*策体系,推动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十三所和五十四所的行业领*优势,重点聚焦微电子、光电子、微机电系统(MEMS)、卫星通信、空间信息、北斗导航等领域,延伸半导体照明、5G通信及物联网、卫星应用、半导体材料、电力电子等优势产业链,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汇集,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到年,形成以电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卫星通信产业为核心的技术链布局,带动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从材料、元器件、整机、系统集成到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将鹿泉区打造成为河北省县域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年,省*府质量奖保持在1个以上,力争申报国家质量奖1家,发展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企业15家以上。市*府质量奖3家以上,重点帮扶企业努力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企业20家以上。

三、重点发展方向

重点围绕电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卫星通信产业,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领域发展,吸引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

(一)电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

主要依托“两所”产业园、光谷科技园和冀商硅谷产业园,重点发展微电子、光电子、MEMS、半导体高端传感器、光机电集成微系统等技术领域,推进实施太赫兹、电子陶瓷封装、半导体材料、射频核心器件等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硅外延材料、高端LED封装材料,以及电子陶瓷封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大功率LED芯片、高性能陶瓷基板、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所用的关键材料。大力推进射频/微波毫米波半导体器件及集成芯片、集成模块、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相关产业;积极推动汽车电子、光通讯、物联网和高铁等行业应用的高性能MEMS传感器产品;着重发展面向5G的射频微波集成电路芯片和器件、光电芯片和器件、大规模天线;积极扩展LED照明和智慧灯杆等智慧照明产业。

(二)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

主要依托“两所”产业园、光谷科技园、鹿岛V谷科技园、融智科技园,以五十四所为龙头,巩固和提升在卫星通信、应急通信、公共安全、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地位,着力推进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宽带通信优化升级,积极推动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构建通信系统建设、通信运营服务、终端产品及芯片制造等产业链环节。

重点扩充基于5G、自组网技术的专网通信产品,大力开展自主可控组件与芯片的技术攻关,提升高端晶振器件的市场地位。支持发展卫星通信产品检测、5G产品检测业务,拓展检测认证业务。推动遥感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向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领域拓展。支持建设测运控一体化平台。加快智慧城市、物联网、5G通信等领域发展,重点实施无人机测控、北斗全球系统多模系列芯片、卫星移动通信等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检测认证、高端制造三大基地和空间信息产业园。

(三)云计算与大数据

主要依托科瀛产业园、*鼎科技园和软件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务大数据、工业大数据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产业集聚发展。

推动建设我区与石家庄二级骨干网络节点直联的快速通道,提升骨干网传输交换能力,扩充信息产业园和数据中心所在区域宽带资源。重点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新型数据中心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集聚平台,推动省市数据中心资源向我区集聚。

大力推动零售大数据项目建设,聚集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可视化展现、应用服务企业和软硬件配套企业,培育大数据交易、数据应用服务等软件研发企业,构建大数据产业配套体系。积极推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联合研究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挖掘、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

(四)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主要依托“西北物流区”、北京中关村孵化中心和光谷科技园,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产业体系培育。培育和引进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企业,形成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产品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抓住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加快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带动我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物联网感知产品,加快嵌入式软件的研发,鼓励建设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开展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在工业、农业、交通、电力、环保、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重点支持智慧交通、安防监控、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

四、重点举措

(一)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构建完整产业链

以十三所、五十四所的人才、技术、成果为依托,推动普兴电子、同辉电子、中瓷电子、晶禾电子、远东通信、中电科导航等企业快速发展。巩固发展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相关领域领先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混合集成电路、高频率器件、无人机测控、北斗全球系统多模系列芯片、卫星移动通信,引进发展电子产品加工、测试、检测、封装等,采取内育外引等方法,培育和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带动我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力争实现从前端设计直到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卫星导航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产业体系,实现在半导体材料和卫星通信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开展质量提升示范活动

组织实施一批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实施质量管理升级计划,以中国质量奖和各级*府质量奖为载体,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评价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广泛开展质量控制(QC)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树立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质量典型标杆1家,遴选20家优秀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服务20家企业活动。配合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质量管理、检验检测、标准制修订等专家技术骨干深入企业一线,帮助开展质量认证、质量管理、质量攻关等实践创新活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三)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云计算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河北移动石家庄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华为鲲鹏等大型数据中心。积极引入云计算运营相关企业,支持数字化机房建设,提供云计算、设备托管、定制机房、机柜和容量出租等服务。

大数据产业聚集工程。积极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加快神玥软件、武汉达梦数据库等大数据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零售大数据项目落地,支持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交易等服务。积极引入主城区、京津地区的软件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研发业务,支持企业研发行业领域及数据应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积极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电商大数据业务,促进电商、物流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工程。规划布局5G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深度融合,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和物联网配套企业在我区设立分公司或生产基地。建设智能系统测试场所,助力我区汽车电子、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测控等领域的发展。

(四)着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平台建设,到年,区内新增孵化器3个,众创空间3个,孵化和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大、中、小、微企业的培育体系。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建设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到年,新增技术创新平台30个以上。鼓励企业建设产品检测认证类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国家、省*府质量奖培育工作,推动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府质量奖。完善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推动企业执行首席质量官制度。

进一步夯实现有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与中科院、清华、北航、北理工、北邮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紧密合作。推进企业与华为、北斗星通、中国航天等产业链条中优秀企业的合作。依托省属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对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大型仪器租用和产业发展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攻克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优秀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企业管理人才建设。通过质量大讲堂、观摩学习、现场交流等方式,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二是加强企业技术人才建设。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制定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到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比重明显增加。

(五)引导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开展企业家和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引导企业主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主动学习、开展、实践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员工质量素养和质量技能。督促企业组织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QC小组、5S、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活动,落实产品三包、首席质量官等制度,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绿色生产等认证。

引导企业对标国内外同行业中最先进企业的标准、工艺、技术、管理等内容,找出差距,精准发力,全面提升能力水平。推动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和“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活动,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先进标准促进高质量发展。

(六)抓好品牌培育

帮助和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功能,提高技术水平,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持续开展行业龙头企业、“单打冠*”摸底调查,实行“一企一策”重点帮扶举措。鼓励和引导优势龙头企业开展品牌经济贡献排名、品牌价值评价、用户满意度测评等活动,指导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建立健全品牌激励机制。

(七)严打假冒伪劣行为

加大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问题,严查各类违法行为。发挥市场监管在市场主体经济活动中的牵头引领作用,强化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根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园区布局与配套建设

本着“南部提升、中部研发、北部制造”的工作思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南部主要以*鼎科技园为依托,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部主要依托“两所”产业园、光谷科技园、鹿岛V谷科技园、冀商硅谷产业园、科瀛产业园,推进融智科技园、石家庄中关村创新产业园、软件产业园、梦巢小镇、通讯产业园的建设,加快北京中关村孵化中心运营,形成以半导体材料、导航通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基地。北部依托“西北物流区”,形成以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微电子、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

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居住、教育、医疗、公共交通、行*服务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土地,推广“*府主导、*企共建”的项目建设模式,实施园区生态化、数字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物业。加快就业人才住房建设,开发人才公寓、专家公寓,为人才引进提供住房保障。在各园区建设一站式行*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务服务和网上办事一体化审批相结合。大力支持推动电信运营商、铁塔、广电等企业在我区加快通信网络部署,到年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区*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区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和工信局、财*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鹿泉分局、行*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经济开发区副书记为成员,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作。

(二)完善*策体系

根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省、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需求,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优惠*策的基础上,围绕发展产业集群,创新协调机制,集聚各部门力量,推进产业发展。参照发达地区发展的*策措施,在资金扶持、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适合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项目落户奖励、上市奖励、税收奖励、人才奖励、创新平台奖励、知识产权奖励等专项扶持*策和具体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加大招商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专项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区财*每年设立专项资金万元,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府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以*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为辅的投融资体系。成立专门的招商队伍,提升招商人员专业素养,从打造招商载体、出台落地*策、完善产业链等多个方面入手,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少、研发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定点招商,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建立目标产业清单,充分利用宣传推介、专题活动、以商招商和企业增资扩产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有效对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人才技术转移。

(四)提升人才吸引力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人才。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培养和引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高层次人才。在电子信息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人才绿卡等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人才引进各项优惠*策,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吸引省内高校与国内行业知名院校在鹿泉区创办分校或研究院;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专业人才集聚。切实保障人才引进优惠*策的落地实施,创造条件吸引人才。

(五)加强质量工作宣传报道

协调省市主流媒体,充分利用“3.15”“质量月”“中国品牌日”“河北品牌节”等平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推动企业和社会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和大质量发展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质量方针*策,宣传各职能部门提升质量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加强质量公益宣传,讲好品牌故事。加大对荣获中国质量奖、省(市)*府质量奖等标杆企业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经验的深入报道,将质量宣传工作贯穿全年。对我区辖区内的电子信息企业进行调研,重点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所需要的帮助,通过走访和实地调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增强企业争创省质量奖、冲击国家质量奖的信心,使企业走向优管理、品牌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