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连翘浑身都是宝绿了大山富了农家 [复制链接]

1#

来源:燕赵晚报

美丽乡村水峪村

文/图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柳安臣

春天,是茶叶集中上市的季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对茶叶的需求也变得愈加挑剔。市面上的茶叶品种名目繁多,如今又有一种“新茶”加入了竞争,它就是连翘茶。鹿泉区水峪村村民种植了千亩连翘,秋天采摘连翘果已经实现了丰收,如今又开发出新产品——连翘茶,因其独特品质,开始受到市民的喜爱。连翘种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并帮当地百姓实现了致富增收。4月10日,记者走进水峪村连翘种植基地,品味了与众不同的连翘茶。

村民家门口

采“茶”忙

进入4月,鹿泉区水峪村漫山遍野种植的连翘,早已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片春意盎然。

春季是采摘连翘叶制作连翘茶的季节。每天清晨,村民们陆续出门,背着背篓进山,采摘连翘叶,制作连翘茶。

4月10上午,在水峪村西头的一处半山腰上,村民东继玲和大家伙儿正在采摘连翘叶。只见她们挎着竹筐,一手拽枝,一手将嫩绿的连翘叶摘下放进筐中,动作熟练又利索。

村民在山上采摘连翘鲜叶。

“我们都是本村的,平时干些家务活,有时候也找些临时工作挣点零花钱,村里成立连翘种植合作社之后,春天采叶,秋天摘果,这下可有事干了,采摘的连翘叶合作社都是按斤收,大家摘得多就挣得多,差不多一天就能挣一百多块钱。这山上风景好,环境也好,我和姐妹们结着伴儿,开开心心就把钱挣到手了。”捧着刚刚摘好的连翘叶,东继玲高兴地说。

在水峪村,每天和东继玲一样采摘连翘叶的村民有十余人。到了8月份连翘果成熟时,村里合作社也会统一回收他们采摘的连翘果,一个村民一天能采摘三四十斤连翘果,按照去年合作社15元一斤的收购价格,村民每天最少可以收入元左右。

茶香浓郁

连翘茶获好评

这边在山上采摘鲜叶,那边制茶车间的机器也紧张地运转起来了。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炒茶师傅有条不紊地制茶。只见翠绿的连翘叶经过不同的炒制工艺后,脱去水分,呈现出深绿色和深红色两种,制茶车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连翘特有的清香味道。

“炒茶可不简单啊,将新鲜的连翘叶制成绿茶,总共需要6步。”在制茶车间,驻水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王凌剑一边忙碌一边介绍,第一步需要将新鲜的连翘叶子放到杀青机器去除部分水分,然后将叶子放到风选机进行筛选,再经过揉捻、炒干、压缩成型,烘焙后,连翘绿茶才算炒制完成。除了绿茶,他们还能炒制红茶,这工序就比制作绿茶简单了,只需要萎调、揉捻、发酵、烘焙即可完成。目前,4斤鲜叶能炒制出一斤茶叶,每次够斤时开始炒制,一次就能炒制出25斤连翘茶。

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明心清目等功效。提起这门制茶的手艺,王凌剑说,连翘茶在民间也有“长寿茶”“延年翘”的美誉。去年夏天,他和水峪村两委成员到种植经验丰富的连翘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品尝了那里的连翘茶,觉得口感清甜,味道十分不错。受此启发,他们决定学习制作连翘茶。

“想炒茶得有机器,我们就在网上搜寻了解炒茶需要的工序以及机器,我们到八大名茶之一的‘毛尖’茶原产地河南信阳参观学习。在那里认识了一位有着几十年制茶经验的茶厂老板,他那儿的制茶机器十分齐全。于是,我们购买了全套机器,并邀请老板来到我们水峪村连翘制茶车间进行指导。”王凌剑和水峪村村委会副主任梁海潮一块儿摸索,经过尝试,年9月份,制成了第一批连翘绿茶和连翘红茶。茶色清亮、茶汤浓郁的连翘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增添了水峪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发展连翘茶的信心。

炒制连翘茶。

连翘浑身都是宝

“家门口”的制茶车间之所以能成功生产,除了先进的设备,也得益于水峪村的野生连翘。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水峪村三面环山,这里的泉水四季流淌,村子的山坡上一直生长着野生连翘。如何发挥这一自然资源优势并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是水峪村两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年,驻水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邀请河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药材专家谢晓亮来到水峪村,对村子的土地、水质以及连翘的野生药性等进行考察。经过专业评估,水峪村野生连翘药用价值较高且营养丰富,专家建议水峪村保留原有的野生连翘,采用分株繁育技术,将野生连翘进行移栽。一亩地可种植连翘棵,水峪村的连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如今,经过一年的移栽,水峪村仿野生种植了近千亩的连翘,加上之前的野生连翘,水峪村的连翘面积达到亩左右。

“合作社成立之后,村干部带头搞发展,又是种连翘又是制茶,效果特别好。我现在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能挣元。”水峪村村民聂志敏满意地说。为了更好地发展连翘产业,提升连翘经济价值,年5月,水峪村成立了鹿泉区园梦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带头运作、*员带头示范、群众自愿入股”的方式,实现了股份合作、抱团发展和规模经营。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员28人。

王凌剑说,连翘浑身都是宝,椭圆形状的连翘果有小拇指盖大小,具有药用价值。每到7月底8月初,就是连翘果成熟的时候。去年水峪村成立了合作社,种植的千亩连翘开花结果,收获的连翘果品质好、特别受欢迎,收益达40万元。

做好的连翘茶。

产业兴旺人居美

未来发展势头好

水峪村除了漫山遍野的连翘,还有村里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走进水峪村,道路平坦宽阔,房屋古色古香,墙上的主题绘画更是给村子增添了不少色彩。在村子的南边高坡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牌格外醒目,这正是目前水峪村千亩连翘产业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我们村的发展方向。”水峪村村委会副主任梁海潮介绍,近年来,他们村通过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目前,村里20余家农户利用自家民宅发展民宿,还有四五户村民发展农家乐,村民们就业不愁了。除此之外,村民也可以到合作社去打零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眼下,水峪村的连翘产业已经步入正轨。提起下一步的规划,王凌剑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申请连翘茶商标,打造连翘茶品牌,把连翘产业发展好。他们还计划将20亩的土地整理后种植蒲公英,并收购附近村的酸枣芽、柿子芽、霜后桑叶等进行制茶,增加茶叶品种的同时,也能带动附近村子的经济发展。同时,利用村里上下两处水塘的优势,打造集垂钓、漂流、民宿等于一体的农村休闲游综合体,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收入提高后,村里对人居环境进行了改善,让村民住着更舒心。如今,水峪村是河北省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同时,水峪村也给村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村里每年为村民全额缴纳医保,每到春节、中秋节,按人头为村民发放米面油,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元,到了老人生日时,村两委还会送去生日蛋糕表示祝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