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小脚
作者/仇增元
我的母亲,身材瘦小,没有那种健壮的体格,更没有保养得很好的模样;走起路来颤微微的身躯,在匆匆的行人中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
然而,只有她那双二寸多长的尖尖小脚,才蕴藏了人生的丰富内涵。
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很勤劳、善良,因父亲二十多岁患了脑血栓,母亲就在家庭这块小小的田地里,辛勤地劳作、耕耘,承担着男人应该做的一切。
我的童年是在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几十年来,那种清苦的生活渐渐快要忘光了,可母亲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的一言一行,仍使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小时侯,因我们的小山村贫穷落后,办不起学校,上学就得跑到三华里多远的外村就读。为了保证初中的升学率,老师们商定,每晚要加二小时的晚自习。那时,我年小胆寒,怕走那沟沟岔岔。于是,我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竟出奇的平静,“孩子去吧,我每天接你”。
从此,母亲用那尖尖的小脚,翻过一架梁,跨过一道壑,再渡一条河,到学校接我。母亲每天去的都很早,为了不打扰和影响我的功课,她每每独自站在校门口那棵老槐树下耐心地等待。夏日,她顶着酷署,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冬天,她冒着凛冽的寒风,任凭着风雪的扑打。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夜晚呵,母亲用那双尖尖的二寸多长的小脚拖着劳作了一天的疲惫的身子,翻越了多少道梁,跨过了多少道壑,渡过了多少次河,又走过了多少里路,我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可母亲为了我的学业花费了多少心血,我却无法去计算……
我,十八岁了。看着母亲一天下来劳累疲惫的样子,我的心中不时感到阵阵的酸楚。
那年,我应征入伍了。参*走的那天,母亲还是颤微着那双二寸多长的尖尖小脚,送我一程又一程。
可她却没有哭,只是嘱咐和叮咛:“到部队要好好干,听领导的话”。从此,我在部队也十分的节俭,把每月仅六元的津贴费一次一次地积攒起来。
第一次探家,第一次用双手捧着自己积攒下来的钱放到母亲面前,我多么希望能用此来减轻母亲的一点点负担,看到母亲的笑容呵。她笑了,确实笑了,是从她那显得有些苍老的额头上挂下来的笑。“拿去,我还能劳动,你一定要珍惜,那是你工作中靠节俭得来的。”母亲对我说。
说后,她缓缓地走开。渐渐地,她那双尖尖的小脚在我的视线中模糊起来。
有人说:真正的人间之爱,不是无限的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无偿的给予,无私的奉献。
慢慢地,我有所领悟,在那尖尖的小脚里面,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爱,那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一母爱!
随着时光的流逝,风雨的雕刻,母亲显得越来越苍老了,而母亲那双尖尖的小脚呵,支撑着她走完了艰辛的一生……
母亲虽已离开了我们,但母爱永远伴随我们儿女前行。
作者简介:仇增元,男,河北省平山县人,年12日入伍,曾任班长、排长、团司令部参谋等职。年10月转业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税务局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处长,晋州市、鹿泉市、石家庄市新华区地方税务局局长。现已退休,喜欢读书、写作,曾有多篇文章在行业内部和网络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