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ldquo姣rdquo逐梦 [复制链接]

1#


  在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上,石家庄姑娘巩立姣奋力一掷,改写了中国田径征战奥运会的历史。20米58,夺得奥运冠*,这是中国奥运史上首枚田赛项目金牌!


  这一掷,结束了石家庄人民37年的期盼,完成了石家庄在奥运会历史上个人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巩立姣,这个石家庄普通农民家庭走出的姑娘,为中国体育写下了奥运历史上闪亮的一笔,她用自己21年的拼搏谱写了一曲奋斗者之歌。

我喜欢奥运赛场上的压力,它是给所有运动员的特别礼物,只有我们能在竞技场上感受到这种力量和兴奋。这枚金牌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属于我的祖国!


  ——巩立姣

将时间倒回到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


  天高云淡,阳光明媚。


  这是第五投,巩立姣站上投掷位,只见她身体侧倾,把球再次控制在颈间,收住心神。


  一声怒吼,铅球从掌心飞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越过了20米的标识线。巩立姣心里一颤,她知道金牌稳了!20米53,当场边的显示屏打出这一成绩时,她激动地跳了起来。


  奥运赛场沸腾了,巩立姣打破了欧美运动员在奥运会女子铅球项目上数十年的垄断,夺得了这枚分量十足的金牌。


  中国田径队沸腾了,这是自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第一次出征奥运会以来,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第一次获得田赛项目的金牌。37年,整整十届奥运会,巩立姣为中国田径填补了田赛项目金牌的空白。


  石家庄沸腾了,这是石家庄健儿在奥运历史上夺得的第一枚个人项目金牌,第四次征战奥运会的巩立姣,为石家庄实现了奥运个人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实现了石家庄人民37年的夙愿。


  小小的邵营村也沸腾了,村里出了奥运冠*,巩家的姑娘,成了全村人的骄傲。


  登上奥运领奖台,这位32岁的老将热泪盈眶,21年运动生涯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她脑海中浮现:月光下静谧的操场、训练场边摆得整整齐齐的铅球、滂沱大雨中的失败与胜利,还有飘扬在体育场最高处的五星红旗……


  

“一定要练出名堂来,让爸妈为我自豪”


  夏末秋初。


  鹿泉区大河镇邵营村,67岁的陈秋兰一直沉浸在女儿夺冠的喜悦之中。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闻讯前来采访的新闻媒体,登门祝贺的亲朋好友、乡里乡亲……一时间络绎不绝。老伴儿巩文全每天早晨起来就把空调打开:“伏天儿还没过去,咱怕来了客时屋里热。”


  姑娘拿了奥运会的金牌,巩文全老两口儿高兴得睡不着觉。可是每当人们夸自己的女儿有天赋时,巩文全听了却直摆手:“可不是那么回事儿,姣小时候可瘦着哩!又瘦又矮,谁能看出她是练体育的料?”


  父亲的话有道理,却也不全对,陈秋兰就记得,女儿小时候确实比别人家的娃有力气。有次她带着只有6岁的巩立姣到地里干农活儿,天擦黑儿要回家时,顺便从地里摘了两个南瓜。她让女儿回家背个筐来,谁知道巩立姣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铺到地上,两个袖子挽在一起打了个扣儿,把南瓜放在里面拎起来就走。以前家里有一辆农村常用的两轮小推车,巩文全把车轴拆下来修理,一旁的巩立姣看到觉得很像电视里举重比赛的杠铃,走过去一伸手就把笨重的车轴举了起来。


  巩文全是个淳朴的庄稼人,在他看来,孩子有力气、能吃苦是好事,所以当巩立姣被体校选拔上去扔铅球时,他爽快地说:“行,只要有书读就行!”


  有的乡亲对陈秋兰说:“让孩子练那个铁疙瘩干什么,啥时候是个头儿?”做母亲的总是笑笑:“只要孩子喜欢练,我借钱也要支持她。”


  那时候,借钱是常有的事,家里生活并不富裕,体校读书需要花钱,外出比赛更需要钱。


  为了让孩子在学校里好好训练,陈秋兰从乡亲那里租种了三亩多地,每年卖了粮食的钱她都小心翼翼地存起来,留着给巩立姣上学用。就算这样也经常碰到拿不出钱的时候。女儿假期结束要走时,陈秋兰有时要和街坊四邻借钱。每次从父母手中接过钱,巩立姣心里都不是滋味儿,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练出名堂来,让爸妈为我自豪。”


  年,巩立姣参加鹿泉市(现鹿泉区)学生运动会拿了第一名,得到了自己平生第一份奖金——45元。钱虽不多,巩立姣却十分开心,用它买了一大包菜,要给全家人改善生活。看到女儿这么懂事,饭桌上陈秋兰落下了眼泪。


  年,14岁的巩立姣在石家庄市举行的一场青少年田径比赛中获得冠*,奖品是一辆山地自行车。从市里到家,距离并不近,以前都是坐班车,可这回为了早点儿跟父母分享心中的喜悦,颁奖一结束,巩立姣直接把车子从市里骑回了村里。巩文全问她:“你这是咋回来的?”她不好意思地说:“不认识路,跟着一辆班车骑了一道儿。”


  那一路上,柔和的风拂过面庞,田野的绿意伴着树上的虫鸣,成了巩立姣成长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上床的时候腿都抬不动,要用手往床板上搬”


  巩立姣与铅球结缘,要追溯到上小学的时候。


  11岁那年,为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巩立姣的一名同学由体育老师曹志海带着练铅球,她在旁边看着好奇,拿起球来也投了一下,没想到那颗在别的孩子手中沉重无比的铅球,到了她手里就像长了翅膀,飞啊,飞啊,带着一道弧线远远落在田径场上。“你这孩子有天赋,愿不愿意跟我练铅球啊?”曹志海问巩立姣。巩立姣听了一点儿没犹豫,愿意!


  “别的教练挑人都先看身高、看体重,我看的是灵活性和出手速度。别看立姣当时个儿小,上手一试,出手速度特别快,我心想,这孩子我要了!”说起21年前去鹿泉选小运动员,第一次见到巩立姣时的情景,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范焕文仍是津津乐道,仿佛这一幕就发生在昨天。


  今年67岁的范焕文,人生经历颇为传奇,做过数学老师、体育老师的他,将数学、物理学知识运用到投掷训练中,形成一套独特的科学训练方法,在基层教练员岗位一干就是40多年。


  范焕文发掘培养了多位亚洲冠*和世界冠*,是石家庄当之无愧的功勋教练。在他的悉心培育下,巩立姣的潜能被慢慢激发了出来。


  年10月,跟随范焕文磨练了三年多的巩立姣已经在省内崭露头角,被选入了河北省田径队,教练正是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梅素。


  进入省队,成为专业运动员,训练量一下子倍增。“练得最多的一次,一天投了个球,下了田径场感觉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上床的时候腿都抬不动,要用手往床板上搬。”


  一个女子铅球的重量是4公斤,一天次的投掷训练,巩立姣扛起了0.8吨的重量。有人曾经这样计算,把巩立姣20多年的训练量加起来,相当于用肩膀托起了一艘辽宁舰,投掷的距离连起来,能越过半个太平洋。


  冬天,万物凋零,对运动员来说却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时节。由于体育赛事大多不在冬季举行,可以有较长的时间安排系统训练,在寒冷条件下训练又能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每年长达三个多月的冬训,都是大家提高成绩的关键节点。当然,这也是一年里训练最苦的时候。


  十几年前,河北省田径队的冬训还是在室外进行,哪怕下了大雪,扫出一块空地来照练不误。冻得跟冰坨子一样的铅球拿在手里就透心凉,托到脖子上寒气更是直往骨头缝儿里钻。一堂训练课下来,被铅球冻掉一层皮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场边的李梅素看着心疼:“让立姣少投几个,早点回屋暖和暖和,可这孩子就是有一股牛劲儿,训练制定的计划不投完不行。有时候觉得练得不到位,还自己把球捡回来多投几次。”


  空旷的操场上,四周黑漆漆、静悄悄,一轮上弦月挂在天边,朦朦胧胧,同学们都回宿舍了。一天的课程下来,许多同学都恨不得早点躺到床上睡觉,巩立姣却每次都要多跑几圈,这段后来被传颂的“桥段”,成为巩立姣从小就意志力非凡的一个写照。真实的情况是,被大家当作假小子的巩立姣也有一颗爱美的心,跑步的原因除了要强外,还有就是“不想让自己长太胖,加一些运动量让自己瘦一点”。可是后来长大了发现,“练铅球不胖不行,用不上劲儿”,自己加练的习惯,在多年后让巩立姣受益良多。


  冬天训练艰苦,在室外时间长了偶尔会受风寒。运动员服药有着许许多多的禁忌,为了避免误服违禁药品,要把禁药风险降低到零,巩立姣干脆从来不吃药。有时候冬天嗓子实在疼得厉害,就跟队医学几招推拿,自己在宿舍揪几下缓解缓解。


  7年8月初,全国田径锦标赛在石家庄裕彤国际体育中心举行,年仅18岁的巩立姣在比赛中投出了19米13的好成绩,获得了个人生涯第一个全国冠*。


  同样是在8月,巩立姣随国家队出征日本大阪世锦赛,这是她第一次出国参赛,首次世锦赛之旅收获一个第七。这个成绩对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已经足够惊喜。


  此时,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从日本回国后,在宿舍里,稚气未脱的巩立姣有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我要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要去拿世界冠*和奥运冠*,超越中国女子铅球的前辈!”


  8年的春节,巩立姣随队参加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长这么大第一次过年没回家的她,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枚国际大赛金牌,并且打破了赛会纪录。


  这次比赛的出色表现,让她离奥运梦想更近了一步。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如果说女子铅球项目的亚洲霸主是中国,这个项目的国内霸主就是河北,至于河北省内的霸主,石家庄当仁不让。历史上,河北运动员曾6次夺得全运会女子铅球金牌,特别是从1年第九届全运会起,河北女子铅球完成了全运会五连冠,为河北夺得这六枚金牌的三名运动员全部来自石家庄,其中巩立姣就是新一代的霸主。


  8年7月,中国北京奥运会代表团成立,巩立姣入选中国田径队运动员大名单。8月16日,巩立姣第一次踏上了奥运会赛场,兴奋、激动、紧张,说不出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最终,她以19.20米的成绩获得第五名。尽管没能站上领奖台,但这是中国田径自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时隔12年又一次有选手晋级女子铅球决赛,并且比一年前的世锦赛,巩立姣的名次和成绩都有提高。


  经过第一次奥运会的洗礼,巩立姣在赛场上越来越有大将风度。


  9年山东全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巩立姣最后一投全力掷出,伴着全场观众的一片惊呼,铅球像炮弹一样划破夜空,远远地落在了20米线外。20米35,巩立姣投出了她个人职业生涯最好成绩,这也是一个让所有对手都无法企及的纪录,它宣告了由巩立姣独霸国内女子铅球项目的时代到来。


  在那之后,巩立姣连续在年辽宁全运会和年天津全运会上蝉联冠*。


  在这段时间里,巩立姣在国际赛场上也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名次。年伦敦奥运会上,她决赛获得第四名,比自己的第一届奥运会前进了一位。


  年,巩立姣在德国哈勒举行的一场田径公开赛上投出了20米43,将自己在山东全运会上创造的最好成绩提高了8厘米,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竞技水平,在一年后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她将有实力去竞争梦寐以求的金牌。


  戏剧化的是,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尽管已经落下帷幕,可“尾声”还在继续:在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铅球金牌的白俄罗斯选手和获得银牌的俄罗斯选手,没有通过药检关,巩立姣从第四名升至亚*,在年8月得到国际奥委会补发的一枚伦敦奥运会银牌;年12月26日,国际奥委会委员、昔日的中国羽毛球女皇李玲蔚代表国际奥委会,向巩立姣补发了一枚北京奥运会铜牌,原来,北京奥运会女子铅球亚*和季*选手在多年之后被查出涉嫌使用禁药,被剥夺奥运成绩,巩立姣从第五名递补为第三名。


  北京奥运、伦敦奥运,虽然最终都拿到了奖牌,但对于巩立姣来说,心中的星星之火已开始燃烧,把奖牌换成金牌,在奥运赛场上奏响《义勇*进行曲》,才是她的终极目标。


  在巩立姣的微博上有这样一句座右铭——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经过两届奥运会历练后,她渴望在自己的第三届奥运会上向梦想发起冲击。


  

“有一阵子,真觉得自己要坚持不下去了”


  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巩立姣踌躇满志。


  她一年前刚刚刷新个人最好成绩,27岁正值一名田径运动员的*金年龄,来到遥远的南美大陆,目标就是奥运会金牌。


  然而,对成功的憧憬有多大,失败的打击就有多重。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成为巩立姣永远难忘的伤痛。


  女子铅球决赛那天,一向充满阳光的里约热内卢天空乌云密布,到晚上比赛开始前,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著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里,铅球投掷区被雨水淋得异常湿滑,运动员们冒雨简单做了做准备活动,就开始了正式比赛。


  “天气特别冷,场地很滑,被雨淋过的球也很难控制。”巩立姣回忆着那场决赛时的情景,“每一轮投过之后,大家都只能躲在一个简易的小棚子里,等着下一轮出场。”


  铅球决赛12名运动员参加,每一轮都要等待十几分钟,在寒冷的雨夜,每次等待出场时就像熬过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比时间更煎熬的是,运动员竭尽全力投完一个球下场后,需要披上外套保温,避免肌肉收缩影响下一次投掷的状态。可是早已被雨水打得湿透的外套,披到身上带不来一丝温暖,反而让人冻得牙齿打战。


  “我只想赶紧结束比赛,心想哪怕拿到枚奖牌也好啊,可是最后连奖牌也没有。”


  那场失败的决赛,巩立姣最终的成绩是第四名,冠*被赛前并不被看好的美国选手获得。里约热内卢的冷雨夜,巩立姣流下了不甘的泪水。回到奥运村里,她把自己关在房间大哭了一场。


  回国之后,巩立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从11岁开始练铅球,在离金牌梦想最近的时候,却遭遇了最沉重的打击。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运动生涯最艰难的一段时光,有一阵子真觉得自己都要坚持不下去了。”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金年龄更是转瞬即逝。膝盖、腰部的伤病令身体时不时隐隐作痛,奥运会的失败,让她萌生了从未有过的退役念头。


  

“只要梦想还在,总有一天我会实现它”


  年8月25日,巩立姣作为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员,在北京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奥运会上我没拿奖牌,就主动站到了后排,连头都不好意思抬。但总书记说,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在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竞争场合,争第一、拿金牌奖牌很不容易,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同时,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我当时就觉得,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儿里,就像一束光,一下子把心里照亮了。”


  “这次没能获得奥运金牌,梦想还会再等自己四年吗?”


  巩立姣回答:“是的,一定能!只有弱者才会当逃兵,要当敢于争第一的英雄,就永远不能退缩。梦想还没实现,一定要坚持下去。继续顽强拼搏,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要让国歌在奥运会女子铅球赛场奏响。”


  就这样,巩立姣心中那颗梦想的火种,再次熊熊燃烧了起来!


  年6月举行的伦敦世锦赛,同样是一场雨战,巩立姣摆脱了一年前失败的阴影,以19.94米的成绩夺冠,首次成为世锦赛冠*。


  走下决赛场地,巩立姣流下了热泪。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今天我真的特别激动。”她用刘德华《今天》的歌词,说出了心中的胜利喜悦。


  世锦赛夺冠为巩立姣打开了胜利之门,整个东京奥运会周期,她几乎垄断了世界大赛女子铅球项目的冠*。


  年8月,巩立姣马不停蹄参加瑞士苏黎世举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年度总决赛,以19米60的成绩夺得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摘得钻石大奖的中国运动员。


  年,巩立姣又在多哈世锦赛上蝉联金牌,从年到年,她还连续三年将女子铅球世界年度最好成绩记在了自己名下。

“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一直练下去”


  东京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冬训,巩立姣又没有回家过年。在北京备战的她,着重加强了体能储备,并在技术稳定性上有了针对性的提高。


  女儿一次又一次在世界大赛上拿冠*,淳朴的陈秋兰分不清家里的金牌和奖杯都有什么分别,但她知道“最厉害的比赛就是奥运会,俺家立姣要去奥运会拿金牌。”


  “干吧!”巩立姣第四次出征奥运会前,陈秋兰在电话里这样对女儿说,“咱农村人不会说别的,你就放心去比吧。只要拼了,就没遗憾!”


  8月1日,东京国立竞技场阳光灿烂,带着自信的微笑,巩立姣踏上了熟悉的投掷区。


  第一轮试投,19米95。“这个成绩让我心里有了底,起码能确保站上领奖台,后面的几轮比赛,心态就更放松了。”


  前三轮试投过后,12名运动员要淘汰4人,场上只剩下8人继续最后的比拼,出场顺序也要按照成绩重新排列。前三轮成绩最好的巩立姣,后面三轮都是最后一个上场。


  女子铅球项目,20米线是一道大关。谁能先投过20米,不仅意味着有希望冲击冠*,还能给其他选手带来无形的震慑。第五投,巩立姣投出了20米53,这一成绩把她6年前的个人最好成绩整整提高了10厘米,并提前锁定金牌。


  “确定自己获得金牌后,感觉特别兴奋,直觉告诉我还能投得更远,我要再拼一把。”


  滑步、怒吼、出手,铅球划过一道精彩的弧线,又一次飞过20米线,20米58,短短几分钟时间,巩立姣第二次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此刻的巩立姣,让幸福的泪水在脸上尽情流淌着。


  “我真的,真的很兴奋!我不仅赢得了这枚金牌,也改写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为了这枚金牌我努力了21年,这枚金牌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属于我的祖国!”


  回到祖国的巩立姣,仅休息了三天就又开始了训练。


  她说:“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一直练下去,直到练不动为止。”简短的话语,流露出的是拳拳赤子之心。


  一名运动员,追求的目标是奥运冠*,但金牌却不是全部,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留下奋斗的足迹,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每个运动员都有告别赛场的那一天,但对他们中的有些人来说,奋斗的故事,却永远没有终点。

由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